實戰理論:調整市勿過份進取 - 沈振盈

實戰理論:調整市勿過份進取 - 沈振盈

經過數日的跌市,港股終於出現反彈,但筆者相信大市短期已成跌市,昨日的回升只是技術反彈而已,大方向仍然未變。正如上周分析,期指在21400點水平轉倉,接着指數下破了重要支持位而急挫,反映3月份期指應是淡倉所主導,暫時倉底未有重大改變,策略應是逢高造淡為主。
近日市場資金追逐內需股板塊,主要是大家憧憬政策會進一步扶持相關企業。但有一點想提醒大家,現時只是炒憧憬而已,並未有實質的政策出台,小心又會重蹈覆轍,將上周炒兩會好消息的願望歷史重演,再次中伏。始終現時一眾內需股之股值並不便宜,而且整個消費市場亦已有放緩的迹象。

滙控明顯處弱勢

藍籌股之中,滙控(005)走勢明顯處於弱勢,昨日大市反彈,其股價仍然乏力,相信投資者仍憂慮其未來的業績難有好表現。近期筆者已將部份指數熊證食糊,並轉而加大滙控的Put輪比重。原因很簡單,指數期貨參與者較多,短線或會挾倉,但滙控的沽盤不絕,自然較難挾得起。
另一個較為弱勢的板塊就是中資金融股,內銀已早於大市呈現弱勢,內險股則受國壽(2628)發盈警所拖累,加上累積升幅已多,自然再成為沽售對象。
由於大市調整之勢已成,暫時不宜過份進取,要買貨仍有所待,起碼都要等希債問題進一步明朗化後才可考慮。現時市場似乎過度看輕此問題的嚴重性,並沒有反映若然削債安排失敗後的影響。
過去數日,跌市之時成交大,昨日反彈市成交明顯收縮,這又是另一個不利的訊號,反映市況沽壓大、買盤弱。既然這麼多不利的訊號,現時的策略還是保守一點為上。

沈振盈
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