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3.11災難距今已經一年,核輻射危機還是沒完沒了,每個周年特輯都在訴說日本民眾的哀愁。當福島女農民說,明白國民擔心輻射而不買福島產物,只能看着農作物凋零,「母親與農民兩個心情,好矛盾。」聽得人心酸了。
東北我們都去過,那裏是傳統工藝的發源地,買一隻鳴子娃娃、一個南部鐵器,留住東北的美好。
記者:顏美鳳 黃碧珊
最古老的燒製陶器
在東北地區有約6000間過百年歷史的老字號,當中有1000間在3.11災難時受到衝擊。當地居民自發地組織東北老字號企業復興支援。又聯繫東北以外地區的商店,售賣來自東北的產物,盡力延續老字號的壽命。
東北是工藝文化豐盛的地方,最古老的陶器──會津本鄉燒,就是來自發生核災的福島縣,距今已有400年歷史。災難發生前福島區仍有廿多間陶瓷窯,這傳統工藝是當時會津藩主,從兵庫縣召集瓦工協助修補城堡,用製陶瓦的方法製造陶器,開展了燒製陶瓷器皿的先河。
1978年,被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的大堀相馬燒也是來自福島縣,有大約350年歷史。核災區浪江町正是相馬燒的產地,因為釉料中含有鐵的成份,令產品每隻都有獨一無二的青紋,就是相馬燒的特色。去年3.11災難已摧毀幾家陶瓷工作坊,居民極力將未被破壞的相馬燒運出災區,送到日本各國展出義賣,日本人都爭相買一隻相馬燒表達對災民的支持。
網址:
http://www.rakuten.ne.jp
鳴子娃娃 記載歷史
東北是日本最早的木器製作中心,一隻看似簡單的木偶,鳴子娃娃記載着日本木工藝的歷史,用櫸木、槐木等高級木材製成的「鳴子」因身體和頭部由兩塊木頭組合而成,用力轉動會發出吱吱響而命名,350年間創造了風格多變的鳴子娃娃來。
鳴子工匠是世代流傳的職業,一個工匠學造鳴子娃娃的技術約需10年,前5年學習木雕原形,後5年學習彩繪圖案。傳統只有男性可雕塑木偶,女性只能負責彩繪,本來是小孩的玩具現已變成宮城縣的工藝代表。
令人長壽的鐵器
日本東北岩手縣盛產鐵礦及精良鐵器,江戶時期這區屬於南部藩,故稱之為南部鐵器,傳承至今已有超過400年歷史。東北人特別長壽,他們歸功於當地人只用這種鐵器皿煮食、煲水,鐵器內含的鐵質及醫學證明可治貧血和紓緩疲勞的亞鐵離子Fe2+,均會於長時間熬煮過程中慢慢釋放出來,日本的茶道師都愛用南部鐵器鑄造的水壺,煮出來的水更甘甜,而且更健康。
在設計界享負盛名,1929年生於日本岩手縣的小笠原陸兆一生只專注用「南部鐵器」鑄造工藝品。只因當地工匠時至今日仍以古法經長時間鍛造琢磨,生產出厚度與密度均勝一籌的南部鐵器。造成的鍋具、茶壺保溫佳,加熱時溫度能夠均勻地擴散到整個鍋,煮食時,食物不容易燒焦,而且能保留食物本身的鮮美。核災之後許多鐵器鑄造廠已經停產,令南部鐵器成為搶手貨。
於台灣網站訂購
網址:
http://www.pekoe.com.tw
黃國英的「仙台布偶」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海嘯前曾到訪仙台,在當地買了一個穿和服的布偶,當地人說布偶可為主人帶來好運,他一直放於辦公室作裝飾。平時對住走勢圖,每秒上落大,精神難免緊張,睇住這個搶眼的紅色公仔,就算不是真的可以扭轉逆勢,也可以回憶在外旅行時的快樂。
不過當黃國英將這個東北回憶的布偶相片傳給記者時,記者便發現這個布偶「飛驒寶寶」,是日本中部飛驒高山的特產,黃國英今次是表錯情了,但記者在此也要向他再次說聲感謝幫忙。
譚紹興懷念松島溫泉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每季也到日本浸溫泉,惟近一年則沒再到訪。在東北地區中,最懷念在海嘯時飽受海浪冲擊的仙台松島沿岸溫泉,面向大海望着海中小島,將平日緊張的心情一掃而空。「老闆娘非常友善,當我們到達松島火車站後,專程開車接我們到旅館。可能我一連住三天,對我們特別殷勤,每餐也會用10至15分鐘介紹食甚麼,其實我與太太也不懂日文,並不知道她在說甚麼。」食宿事小,最重要是溫泉舒服,每日早上、下午及晚飯前後各浸一次,輕鬆極了。
小松館好風亭
地址:宮城縣宮城郡松島町
松島字仙隨35-2
每晚住宿及早晚兩餐,每間房2人收費:約$1370至$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