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業主花800萬元「海景價」購買長實馬鞍山樓盤「天宇海」,收樓後發現單位由平台變路面,海景變街景,屋外欄杆更只有約七呎高,保安問題令業主憂慮。環保觸覺昨連同兩名苦主到消委會投訴長實誤導買家,要求長實道歉及賠償。
記者:袁慧妍
業主Peter於前年9月以800多萬元購買天宇海平台層單位樓花,單位面積1,100平方呎,平台花園則有500多呎;售樓書指該單位座向海,屋苑立體模型更顯示平台單位對出是草地。Peter去年11月收樓時赫然發現一至三樓是地底的屋苑會所,他的平台單位其實在路面,海景亦變街景,「花園欄杆加埋圍牆只有七呎高,我試過喺街外爬到入去」。
售樓書雖無寫明Peter的單位是海景單位,但Peter說售價說明一切,向海單位比普通單位貴100多萬元;以另一苦主John的普通平台單位為例,單位同樣1,100呎,花園更達800多呎,但售價只需700多萬元。Peter怒斥長實不負責任,「我畀海景單位價錢,但買嘅唔係海景單位,擺明係貨不對辦」。
兩苦主要求長實回購
兩名苦主又炮轟長實卸膊,引述長實指保安及私隱問題屬物業管理處負責。他們要求長實道歉並作出賠償,甚至回購單位。另有天宇海高層單位業主投訴,指單位的工作平台與毗鄰單位相當接近,對保安構成威脅。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昨與兩名苦主到消委會投訴。他指長實另一屋苑「嵐岸」有類似天宇海情況,但嵐岸售樓書寫明單位是在路面,反映長實對樓層的編配混亂。
早前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指天宇海樓層安排「可以接受」,譚認為當局偏袒屋宇署,促請政府盡快就一手樓銷售規管立法,並以住宅樓宇地面開始計起作為樓層編排。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指會跟進有關投訴,調查地產商是否作失實陳述,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消委會去年收到三宗有關地產商銷售一手樓手法有問題投訴。長實於截稿前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