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發 - 盧峯

出 發 - 盧峯

前天收到一個稀客的電話,是久違了的長跑啟蒙師傅。自從去年渣打馬拉松在銅鑼灣街頭碰見(他是工作人員),已整整一年多沒見。這次來電他劈頭就問我:「幾時飛?」我說:「星期五。」他說自己跟朋友早一天出發,先在大阪玩一下再到京都陪跑馬拉松。
接着師傅問我準備得如何?有點不好意思,只說:「普普通通吧!有點累!」
不知是馬拉松跑的太密還是這一陣子爬格子爬得太多,總感到累趴趴。即使睡了一覺好的,到下午已有些提不起勁,只想隨意的躺坐在舒服的椅上,一根指頭也不想動,更不要說來一次二、三十公里的長課。幾番掙扎,才勉強完成了一次二十公里左右的長距離訓練,可這跟四十二公里的全程馬拉松相差實在太遠,只希望星期天的比賽不會太辛苦吧!
終於來到馬拉松過三關的第三關,沒有想像般興奮,反而有點反高潮的味道。也許像村上春樹跑完「薩羅馬湖一百公里」那樣染上「跑者的憂鬱」,一方面身體、肌肉的疲勞揮之不去,另一方面對長跑的熱情下降了些,少了一份想跑的意欲,自然不像神戶馬拉松時那樣期待。還好,京都是個美麗的城市,古意盎然,寺廟眾多,建築物又富特色,用慢跑的節奏好好看看這個古都還是難得的享受。
記得去年夏天觀察路線時光顧過一家開設在日式庭園內的法國餐廳,大廚來自法國不列顛尼(Brittany),三十出頭,已移居京都六年多,能說流利英語、日語,食物也很美味,只不知有沒有提供好的葡萄酒。順利跑完全程的話,就到這家餐廳喝一杯好的波爾多紅酒,吃一頓法國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