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十歲的Clark,去年底由上海的摩根史丹利(MorganStanely)調來香港工作,參加公司的義工活動,周六到鮮魚行學校教學生英文。Clark恰巧獲分配教導「雙非童」芷晴,他非常驚訝眼前的小女孩雖然與他一樣由內地來港生活,卻不懂普通話。「她是雙非童嗎?為何不懂聽普通語」。
小童成長須父母在身邊
Clark帶同太太及在內地出世,剛滿一歲的兒子來港,但他不想在港定居,「香港資源有限,毋須去爭崩頭,我很多上海朋友都安排太太來港生孩子、讀書生活,但我沒有這樣做,上海也有好的教育,可以學好英文。」Clark反而擔心兒子留港生活,在粵語環境下長大學不好普通話。
最近中港因「蝗蟲」論引起駡戰,Clark擔心中港矛盾,令兒子被港人邊緣化,成長的心靈受創傷,「小孩長大過程中,有些社會壓力,會對他們長大有負面影響。」Clark不贊同內地同胞只顧闖關產子,沒有負起照顧子女成長的責任,「小童成長最重要是父母在身邊,不是香港的教育。」Clark望望身邊小一的芷晴不懂辨認甲蟲的英文名稱Ladybug,嘆氣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