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東局勢持續緊張,油價於高位徘徊。滙豐首席經濟師簡世勳(StephenKing)指,雖然發達國家的經濟正慢慢復蘇,但進展仍然疲弱,若油價升勢持續,該等地區的經濟會被拖垮,或會發展成「新希臘」問題。
上周四伊朗有傳媒報道指,沙地有輸油管發生爆炸,令倫敦布蘭特期油曾升至每桶128.4美元,紐約期油亦高見每桶110.55美元;後來沙地方面澄清無爆炸事件,油價迅即回落。布蘭特期油昨曾高見124.24美元,紐約期油最高曾報107.42美元。
新興國家通脹惡化
簡世勳發表報告,指市場憂慮以色列或美國有可能會攻打伊朗,同時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令油價上升。歐洲及日本等地近月相繼向市場泵水令貨幣價格貶值;加上環球經濟結構轉型,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日增,對商品包括石油等需求亦大增,支持油價升勢。
RBCCapitalMarkets分析預期,今年駕駛人士平均需支付的油價,將達每加倫4美元,即每桶128美元,為1980年以來最貴。
根據美銀美林的估計,油價每桶130美元為環球經濟臨界點;FranciscoBlanch策略師指,屆時經濟成本將會佔環球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9%,為2008年及1980年全球經濟衰退時的水平。
升勢牽強或本周回調
油價高企令新興國家面對通脹問題,現時印度、南韓、墨西哥、巴西及土耳其等國家的通脹,已接近、甚至高於當地央行的目標。美銀美林經濟師NeilDutta亦表示,高油價對環球經濟有明確的負面影響,結果將會令歐洲陷入更嚴重的衰退。
不過,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昨調低經濟增長目標至7.5%,為自2004年以來最低;市場認為當地石油需求增長減少,令油價下跌。另一方面,財經網站CNBC訪問14名分析師,逾七成認為油價將於本周下跌。分析指,投資者認為油價勁升未有基本因素支持,紐約期油或會於日內下試每桶100美元水平。CumberlandAdvisors主席DavidKotok指,雖然油價主要趨勢向上,但升幅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