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到期內房瀕爆煲融資難度增 保利、遠地最高危

信託到期內房瀕爆煲
融資難度增 保利、遠地最高危

【本報訊】中銀監去年向內地信託公司發出窗口指引後,企業成立房地產相關信託進行融資的難度大增,令信託「蓋」信託再融資的伎倆不再適用,今年信託到期潮隨時演變成內房爆煲潮!保利香港(119)及遠洋地產(3377)受壓力最大。 記者:張活儀

本報翻查包括中國信託協會、各信託公司及上市公司年報相關信託資料發現,在港上市的主要內房股,以信託進行融資金額以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計,其中今年到期合計逾190億元。

保利負債比率急增

持「重貨」以二、三線內房股為主,高負債兼信託常客綠城逾百億信託融資已不再新鮮;綠城財務總監馮征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公司目前持有信託貸款合共52億元,其中今年到期約20億元,已安排資金償還有關貸款。
其他本港內房股在過去兩年內亦靜靜地密密借,其中以保利香港及遠洋地產在信託融資佔比最大,分別佔66.8億元及38億元;當中保利最少有8個項目有成立信託,大部份的貸款將於今年到期。
根據保利去年中期報告顯示,公司負債比率由2010年底的68%,升至去年6月底的72%;負債總額達387.8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有165.28億元(佔總數43%),但公司所持現金只有143.24億元。而一年後兩年內到期貸款亦達128.7億元,由於上述信託大部份於今年中至下半年到期,換言之,信託佔一年後兩年內到期借貸中約40%。
面對去年逆市,保利去年全年合同銷售只有158億元,較原來目標的180億元低15%,其中來自下半年的合同銷售金額更只有78億元。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報告,未付地價27.52億元,計及母公司於2009至10年間注資的未付地價26.58億元,已超過50億元,尚未計建築費等開支,經過接二連三的注資,保利似乎已出現消化不良徵狀。
保利香港投資部總經理蔡偉生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公司信託借貸自去年開始逐步到期,在內地對房地產信貸未有放寬的情況下,非單信貸,其他包括發展貸款融資均有壓力,但公司擁有國企背景,相信再融資不會有問題。

李明任主席的遠洋地產持重貨,其中有40億元人民幣債年中到期。 資料圖片

遠地信託借貸40億

除保利外,擁有雄厚股東背景的遠洋地產亦持「重貨」,根據公司2010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持有40.8億元信託借貸,據了解,有關借貸將於今年中到期;而公司去年中期報告顯示,另有一筆26億元信託貸款將於2013年中到期。
截至去年6月底,遠洋地產持有現金122億元,負債比率47%,負債總額為184.69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貸款為102.52億元。
按此計算,信託貸款佔其一年內到期貸款金額亦達四成,計及截至6月底未付地價約118億元,信託貸款已成為公司負擔。遠洋方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