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間銀行增流動標準

逾10間銀行增流動標準

【本報訊】金管局正向銀行界諮詢《巴塞爾資本協定三》意見,其中流動性部份,該局傾向將經營零售業務的本地銀行,均歸入類似「土產」系統性重要銀行(SIFI)的「第一類別」等級,並要求更高標準的流動性資產計算。曾任金管局銀行政策處主管的鵬睿金融諮詢中國董事總經理劉鵬,估計大部份本地零售銀行均會納入名單。
他預期,包括永亨(302)、永隆等中型銀行,不論規模大小或本地海外,均可能被列入第一級別,總數應超過10間銀行;從監管角度考慮,因零售銀行面向公眾,即使僅少數零售銀行出現問題,亦可能蔓延至其他銀行引發風險,故該局訂出嚴格監管標準。
儘管新協定下,法定流動性比率仍為25%,但屬本土SIFI銀行,須持有更多合規優質流動資產,作為計算組成部份。
鑑於本港發行的主權債及企業債有限,可供銀行持有的本地優質及低風險流動資產總量不多,故增加了銀行執行時的挑戰,他相信在諮詢過程中,業界會表達關注。

永亨、永隆或列名單

目前香港共有25間持牌銀行經營零售業務,其中23間是本地註冊銀行,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有關諮詢已於1月20日展開,本月20日完成收集意見;關於流動性部份,她指文件已列明,該局傾向就流動資金覆蓋率(LCR)及穩定資金淨額比率(NSFR),對銀行體系穩定性有核心影響的同業,列為第一類別,包括從事零售銀行活動、享有高市佔率及活躍於支付系統等銀行,並要求更高風險監控標準。
證券界指出,永亨及永隆等銀行,在本地貸款市佔率僅為極低單位數,若被納入土產SIFI類別,與業務量不成比例。
另外,鵬睿中國執董古郎努表示,相信亞洲及本港銀行,在符合巴三資本要求不成問題,該公司會積極透過本港辦事處,發展大中華客戶的顧問服務需要。
劉鵬亦補充,不擔心區內銀行出現集資潮,因銀行會先透過保留溢利,強化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