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plus:中環價值 LANDMARK優雅延伸

新活plus:中環價值 LANDMARK優雅延伸

「中環價值」真正代表甚麼?很難一句說得清楚。它既是政治的中心點,又是國際金融的中心,對於每天在中環以九秒九速度穿梭大街小巷的上班族,中環或許算是他們「生活」的地方,而在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正中央的置地廣塲,可謂把「中環價值」化作優雅生活的一個指標。

撰文:嚴同、曾凡
攝影:林栢鈞
Model:CindyYeung@StarzPeople

殖民歷史

置地的歷史可說是香港的殖民歷史,成立於1889年,由商人PaulChater及JamesJohnstoneKeswick創立。Chater曾游說港府,在中環維多利亞區進行填海工程,並沿海港興建一條新的海傍大道。這幅填海地自此成為香港中區的核心部份,也是今天德輔道中與干諾道中之間的地段。
填海地的第一幢商廈是建於1898年的新東方行,現址為友邦金融中心。因此,遮打道填海計劃可視為置地公司將「中環」發展為香港商業區的第一步。新東方行落成後,全港第一批共五幢的「摩天」大廈亦於1904年相繼落成,包括於1904年建成的亞歷山打行,即今天歷山大廈現址。到60年代中期,置地公司擁有九幢大型寫字樓大廈,以及位於太子大廈和文華酒店內的商場。這些建築物由中環第一條行人天橋連接。自此,置地公司的建築物大部份均以天橋相連,形成一個商廈網。
直至今年三月,置地再把品牌重新定位,譯名為「置地廣塲」,留意的「塲」字是多了一個「人」的,可意為:「無人的廣場,根本不成廣場」,可見「人」在置地今後的發展中,擔當一個相當大的角色。

■燈光在建築群中可以突顯了不同的氣氛和節奏。

時間洗煉

優雅是甚麼?這是一個很難以言語來說明的生活態度,簡單來說優雅是需要時間的洗煉才能修成正果,孤芳自賞而不囂張,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沉積在骨子裏。在中環尋找優雅,你要懂得每一個路口,每一座建築,每一間商店的歷史故事,好讓那些好時光可以沿着時間之河流向你的五官之中,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久違了的優雅,每天在中環上演。說起中環,誰都會即時聯想到置地廣塲,它有着英國老百貨公司的厚重優雅,你去走一圈便明白了,那些大方得體又空間感十足的商場設計,已經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設計,尤其無柱的大堂配合那幾道或長或短的電梯,CafeLandmark擁有着ToSeeAndToBeSeen的優勢,細眉細眼處盡顯優雅的品味,也是中環價值中的BestKeptSecret。

■在建築群中天橋擔任了重要的連接角色。

■商場天花透入的自然光令商場光線和諧。

■密集式的建築和穿梭其中的電車路線。

■上上落落的電梯交織出一道流動風景。

身份認同

事實上,「中環」是置地過去十年來市場推廣的核心,以「AreYouCentral」為口號,帶出經常在中環、置地出入的人的身份認同。十年過去後,他們認為時機成熟了,決定將推廣中心由「中環價值」集中至「置地」這個核心之上,「從前『AreYouCentral』的宣傳海報一直以lifestyle為主題,多數是人們穿戴得漂亮地吃喝玩樂。現在更集中在置地,海報的主題以商場購物為主,全部的設計都是左邊是由倫敦著名攝影師Rankin拍攝的人像,右邊是簡單的幾句,告訴你在置地可以買到甚麼與別不同的產品和品味。」例如一個設計是一個漂亮女生誘惑而舒適地躺在床上,白色為主的構圖以女生腳上一雙紅色的高跟鞋作為焦點,左邊就印上「228款自信的步伐/15款自在的躺卧」,帶出置地廣塲有漂亮的鞋和床上用品的訊息。
為配合這個以「LANDMARK」為中心的推廣活動,一向四個已有緊密聯繫的商場包括置地廣塲、太子大廈商場、歷山大廈商場和遮打大廈商場,以後會統一以品牌「置地廣塲」重新建立一個高級購物區。更推出一個新的標誌,由世界知名的設計公司Pentagram負責設計,以奢華和典雅為核心,設計出一個「L」字標誌,並以黑色底配以金色圖案,置地執行董事周明祖說:「我很喜歡這個顏色配搭,就像我手錶的顏色一樣。」新標誌的設計師Pearce指出,L字的底部特別用上粗線條以表示置地公司有良好根基,中間用上茂密的樹葉作裝飾,象徵生生不息和品牌長青的本質。

■完全不用擔心日曬雨淋便能到達任何建築。

■四通八達的天橋網絡組成一個小社區。

■CafeLandmark的開揚和空間感是商場餐廳中少見。

■中空無柱的大堂經常舉辦不同的表演。

與別不同

加入置地近二十年的周明祖,本身已經是中環價值的化身,在採訪前一天他才從外地回港,但一回來就不斷開會,只能在下午五時擠出一點時間接受訪問,但訪問後又匆匆趕回辦公室繼續工作。不過中環人並不是工作機器,別忘了中環除了有租金最高昂的頂級寫字樓外,還有世界知名的蘭桂坊。
周明祖在置地廣塲三樓的餐廳Robuchon甫坐下,便對侍應開玩笑說,「給我一杯GinTonic吧!」令侍應一時反應不過來。五時多就想HappyHour了嗎?「我一朝早就想喝Cocktail了!」他笑說。雖然工作繁忙,始終商場佔了工作的一大部份,要懂得玩樂才能將工作做得好,「說到中環人是怎麼樣,來我們商場的都是中環人的典型!他們有錢,有知識,懂享受,愛最Luxury的Item,要用最好的Service。」他指出,中環人有錢,但不單單是名牌就能滿足他們,「品牌要更『Bespoke』,名貴以外,更要獨特,要優質,所以即使同一個品牌,我們也要做到在置地能買到在別家分店買不到的貨。」他舉例說置地的Armani有童裝、女裝、男裝、花店和餐廳等,是在意大利米蘭以外店舖最集中和齊全的一家店。
「在置地做了近二十年,也看着商場生態的轉變,大型店舖如各品牌旗艦店等也是在這十年左右才出現,未來的新趨勢我相信會是更多知名品牌來到香港落腳。舊時一些歐美的大品牌不會想到來亞洲,不過近年當地市道變差,才陸續願意過來。但當他們要選在香港的落腳點時,都會首選與別不同的中環。」

■周明祖在置地20年,看着商場生態的轉變,這次rebranding猶如踏進另一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