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商品界高盛」嘉能可(805)昨派發在港上市後首份全年成績表,撇除上市相關開支及認購期權等價值變動,核心盈利升6.8%至40.6億美元(約317億港元),遜預期。
記者:陳韻妍
嘉能可末期息0.1美元(約0.78港元),意味持股15.79%的行政總裁IvanGlasenberg可收息1.09億美元(約8.5億港元),躍升為英國富時100指數成份股中獲派最高股息的舵手。正積極籌劃與「兄弟」Xstrata合併的嘉能可,沒有放慢併購步伐,Glasenberg稱,嘉能可會繼續關注其他併購機會,並認為目前收購Xstrata的價格是經過長時間談判才釐訂,收購價合理,不明為何部份Xstrata股東要求加價。
繼續物色併購機會
對於有分析員擔心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僅7.5%,恐打擊對全球商品的需求,Glasenberg對此絕不認同。他解釋,中國佔全球商品消耗量近50%,即使今年經濟增速減緩至7.5%,公司所有商品產能均要錄得3.75%增長,才能滿足中國的需求,但這卻是一個相當艱難的目標。
嘉能可去年賺40.48億美元,按年升213.56%,單計下半年僅賺15.74億美元,較上半年倒退36.4%;扣除遠期合約等項目減值,全年核心盈利40.6億美元,下半年佔16.1億美元。該公司去年收入升28.4%至1861.5億美元,淨負債減少12.3%至129.4億美元。
新興市場成催化劑
按業務劃分,能源產品業務的經調整EBIT(扣除利息和稅項前利潤)升幅最大,增56%至10.72億美元,主因油價上升及Aseng油田去年第四季開始產油;佔比最大的金屬及礦物業務升17%至25.99億美元;農產品業務受到棉花價格大跌及供應商與客戶不履行實物合約比率大升拖累,錄得虧損4700萬美元。
Glasenberg認為,公司在棉花市場錄得虧損屬一次性項目,現時棉花價格已回穩,今年市況較去年有所改善,各分部業務都有理想開始,商品交易量亦非當強勁,相信新興市場城市化將繼續推高人均商品集中度,加上工業化社會對貨物與產品需求增加,將成為今年業務的主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