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停牌近三年半的英發國際(439)公佈復牌方案,擬股本重組,並進行供股及配售股份,集資9090萬元。當中預留5500萬元用作清償承兌票據,餘額用作未來潛在投資或一般營運資金。據此原屬聯康生物(690)前身的印刷商新高準控股的業務,經多年後終再借殼英發重新上市。
20合1 擬發紅股
英發原本是相簿大王馮氏兄弟創辦,到近年馮氏淡出後,已轉型電子業,但隨着電子業收益減少,再尋求出路。集團提出股份20合1,並建議發行紅股,每持有7股經調整股份可獲發5股紅股。
公司擬以1.1億元總代價,向第三方收購天安印刷包裝,後者擁有原屬新高準控股的紙包裝產品業務。英發將以3500萬元現金或支票、2000萬元代價股份及5500萬元承兌票據支付。代價股份發行價每股0.1元,較停牌前折讓80%。
天安印刷截至去年9月底止半年稅後盈利1588.5萬元,資產淨值2015萬元。
另天安印刷以1380萬元再向新高準購入機器等生產用資產。為配合收購業務及發展所需,英發提出,向金利豐(1031)執行董事王顯碩以每股0.1元配發4.5億股,集資4500萬元;同時提出每1股供8股,每股供股價0.1元,集資4590萬元;王顯碩為首的公司將認購2.3億股。完成配售及供股後,王顯碩在英發的股權比例將介乎37.25%至56.3%。
王顯碩及新高準前主席吳文燦將雙雙出任英發執行董事。英發將繼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