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食療1:蓮香解春困

祛濕食療1:蓮香解春困

有沒有覺得春雨綿綿正好眠,在春天總是經常都覺得很累、很想睡覺,原來那並不是因為想躲懶,而是因為春季天氣相對潮濕,空氣中含大量水份,造成濕困脾胃,人便感覺特別疲勞乏力,是中醫有說的「春困」。想打破這困局,一碗祛濕湯水便是最直接的方法了。

記者:謝翠玲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
Model:Debby@PureModels

祛濕十強
蓮蓬

蓮的全身都是寶,蓮葉、蓮子和蓮蓬都有祛濕之效。鮮蓮蓬常見於夏季,中藥店的乾蓮蓬功效相同,同具有消炎、止血、調經袪濕的功效。

薏米

味甘淡性微凉,利水祛濕、健脾清熱,能潤澤肌膚、美白保濕。但留意孕婦不宜食用,因薏米可促使子宮收縮,有機會誘發流產。

粟米鬚

又叫龍鬚,有祛濕利水消腫功效,亦可凉血,去除體內濕熱之氣。

扁豆

味甘性平,功效健脾和中、化濕消暑,煲湯多用炒過的扁豆。

土茯苓

味甘淡,性平,具清熱解毒、除濕,通利關節等功效。

白蘿蔔

性味偏凉,有清熱氣,解毒,去水功效,但由於偏寒凉,體質偏寒的人不宜過量食用。

老黃瓜

性寒味甘,有清熱祛濕、解毒利水,消腫功效,此外,更有提高免疫力,抗腫瘤作用。

赤小豆

偏凉,利水消腫,益胃健脾,清熱燥濕,多跟土茯苓同配,去水功效尤其顯著。

澤瀉

性甘寒,有特別明顯的利水功效,尤其針對小便不利,腎炎水腫的症狀。

冬瓜

味甘淡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對濕氣重引致水腫尤其明顯,想功效更佳,宜連皮同煲。

土色食材祛濕排毒

連沒讀過中醫的尋常我輩都懂說春天要祛濕,但究竟體內濕氣重會有何壞處呢?原來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而濕有分內外,外濕是指氣候潮濕亦如近日的天氣,而內濕則是人體自身產生的濕邪,脾胃虛弱,腎陽不足,水液運行不暢,便會內停為濕。如果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便會導致疾病。
很多人都會覺得祛濕湯水總是黃黃米米,顏色不太吸引,原來這些泥黃色的食材是與五臟相對應。「五臟六腑皆可困濕,但普遍來說,脾虛濕重最常見,而脾屬土,土跟黃色相對應,所以祛濕藥材或食材顏色多偏黃。」註冊中醫彭明慧表示。經常聽人說祛濕料,原來常見的薏米、赤小豆、冬瓜等均屬祛濕佳品,用來煲湯,具利尿功效,從而將體內的水份和毒素排走。「若然飲用過多,便會損傷陰液,導致陰虛,津液虧損,所以不宜每天飲用。另外,成人和兒童用中藥份量並不相同,若用上較多藥材時便要留意。」

潮濕湯

其實祛濕湯也不是只能以中藥材,也可以將祛濕材料用於日常湯水中做成新式祛濕湯,便連怕飲藥材湯的家人口味也可兼顧了。

粟米鬚冬瓜粒湯

鮮粟米鬚和冬瓜都是祛濕的好配搭,加上少許紅蘿蔔粒和粟米來熬40分鐘,便成為一道簡單的祛濕湯,若想更豐富,不妨添加少許肉粒來加強甜味。

薏米意式雜菜湯

西菜中其實亦可用上薏米,這次將它加入意式雜菜湯中,吃來湯汁會帶點滑口。將生熟薏米浸兩小時,然後把洋葱爆香,加入番茄、茄子、甘笋、西芹略炒,加水及薏米,煲50分鐘,最後下少許鹽已很美味。

蘿蔔三文魚麪豉湯

白蘿蔔利水祛濕氣,將蘿蔔切條煲水20分鐘,成為蘿蔔清湯底,加入營養豐富的三文魚片煮至轉色便收細火,再拌入日本麪豉,便是充滿日本風味的祛濕蘿蔔湯。

甜蜜蜜合家飲

不要以為啡啡黃黃的袪濕湯水,味道帶甘,其實只要懂得選材,這些良藥亦變得甘甜,當中以蓮子、蓮葉、蓮蓬等味道甜美又帶芳香,用來煲湯最適合一家大小飲用!

1.冬瓜粟米鬚海蜇湯

集冬瓜、赤小豆、粟米鬚、蓮葉、扁豆等祛濕大員於一鍋的湯水,單看牌面已知道有多勁,但最特別是用海蜇代替豬肉,加上煎香的鯪魚,令湯味更清甜。每位$120/a

1

2.冬瓜燈芯草雞腳煲豬

祛濕料大多是味道清淡的食材,如冬瓜、燈芯草和蓮蓬等,本身不帶太多味道,所以要選肉香較濃而不肥的豬來煲上三小時,讓肉味滲入湯中,喝來味道變得更豐富。每鍋$128/b

2

3.老黃瓜土茯苓煲唐排

這道屬於較為溫和的湯水,適合一家大小飲用,材料是常見的祛濕料,不過師傅將扁豆、赤小豆先以白鑊炒香,煲起來豆會更開花也更出味。每鍋$128/b

3

4.五指毛桃合掌瓜煲龍骨

五指毛桃和合掌瓜本身味甜,加上甜得來很清的粟米鬚,再用上令湯水甜味更上一層樓的龍骨,一同煲上三小時,除了祛濕利水,更是一道人見人愛的湯水。每鍋$128/b

4

5.蘿蔔土茯苓豬骨湯

土茯苓味道帶甘,卻具極佳的清熱作用,加上蘿蔔、燈芯草、薏仁這祛濕三寶,祛濕益胃健脾。為了令湯水更美味,選用上豬筒骨同煲,還要煲之前將豬骨打碎,讓其中的骨髓溶入湯中,味道更香。每位$120/a

5

甘甘哋驅濕氣

土伏苓、扁豆等帶藥性的食材,煲出的湯始終帶甘味,加上其他健脾的中藥材齊煲,令療效更強,不過留意祛濕湯水不能每日飲用,飲用過量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

扁豆薏米煲雞腳

加入了扁豆、蓮葉和赤小豆的湯水,具極佳的祛濕利水功效,不過稍為偏寒,華豐藥業的店主甘先生便用熟薏米來煲這湯作中和,再加上雞腳,令這道湯變得更甜。此湯逢星期一有售。每碗$12/c

烏豆茯苓桑寄生湯

烏豆利水解毒,茯苓健脾袪濕,桑寄生驅風濕兼健筋骨,用上四小時來熬煮的湯水有助改善消化系統,連老人家都啱飲。此湯逢星期三有售。每碗$12/c

龜苓湯

屬於鎮店招牌的龜苓湯,用上原隻草龜、雲芝、土茯苓同煲五小時,是重頭製作。烏黑湯水味道帶甘,但配上玫瑰花,甘味中則隱隱帶花香,成了另一種層次。每碗$55/c

香荽陳皮水鴨湯

海景軒梁師傅選用了有祛濕功效的薏米,加上香荽、水鴨,煲上三小時,有利水祛濕,消暑生津的效用。當中加入的陳皮更是神來之筆,可中和香荽的獨特味道,令人更易接受。每位$120/a

點煲靚湯?
海景嘉福酒店海景軒總廚梁輝雄

梁師傅對於食材的選擇非常細心,更注意品質對功效的影響,像他只會選用細條粟米鬚來煲湯,說功效比較好。

翠亨邨總廚陳立新

注重湯水的溫和性,令本來味淡的湯水變得更清甜美味,有謂骨甜肉香,原來選用不同的煲湯骨來配合材料便可提升湯水味道。

華豐藥業保健藥療營養湯店主甘先生

甘先生家族本身經營藥材店,對藥材的調配和配搭尤其注重,他謂材料的配搭和用量同樣重要,而他提醒消化系統本身太不好的人,不要飲太多薏米赤小豆等祛濕湯,免得排水過度。

a)海景軒(27312883)
尖沙嘴東部麼地道70號海景嘉福酒店B2層

b)翠亨邨(23762882)
尖沙嘴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商場5樓
 
c)華豐藥業保健藥療營養湯(23122581)
尖沙嘴加拿芬道33-35號發利大廈4樓3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