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塞隆拿回來一星期了,最難忘的竟然是每朝早的那個豐富早餐,在住處對面的那間小小快餐店,開工時間是朝7晚11,在一眾懶洋洋的西班牙舖頭之中實在太勤力了,推門一看,果然是華人辦的,連續幫襯了幾天的早餐後,忍不住問老闆究竟夠不夠瞓:「朝早係你,收舖又係你,好搏命啫!」「噢不是不是,早上是我,晚上是我弟弟!」哈,原來是孖生兄弟同撈同煲,移形換影。豐富早餐有乜食呢?有西班牙支裝麥精飲,主菜碟上有一個蕃茄、焗豆和煙肉,冇乜特別?係冇乜特別,但那幾塊煙肉,大大塊,有肥有瘦,香到不得了,隔離的Michelle肯定愛吃,香港的快餐店也常有煙肉,但那幾塊香港式的,實在薄得太似薯片了。
住處附近還有好幾間一模一樣的華人開的西式快餐店,賣的都是差不多的東西,但生意也不見得有那一家特別好,他們都好像冇乜所謂,有得做就OK,「悠然自得」這詞語恐怕是我們香港人很難明白的。到聖家堂朝聖過後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一號疑問是點解可以起座教堂起百幾年?二號疑問是點解一座教堂可以靚得如像天堂?聖家堂的「原裝」設計師高第就曾經對一號疑問有此一答:「點解起得咁慢?因為我的客仔從來唔急!」誰是他口中的客仔,天父是也,實際原因還包括經費不足和不斷更換設計師(沒有一個夠長命),但不斷的起多啲起高啲也成為了聖家堂的另一賣點了,據說還有起碼20年聖家堂才可完工,唔使急。
去巴塞朝聖,有更多人是以魯營球場作教堂,初臨這個全歐洲最大的球場,感覺卻沒有想像中大,座位是坐滿的,但氣氛卻可能不及英冠的一場護級戰,原因可能是魯營球場有太多的外來遊客,一來言語不太通之下不會唱會歌,二來看着美斯神級表現時,嘴巴都只能嘟起,叫喊都來不及了。
相比起曼聯於曼徹斯特,巴塞更有照起巴塞隆拿市的作用,巴塞街頭店舖各有特色,但差不多每5間便有一間專賣巴塞波衫和紀念品,數目之多媲美本市的便利店。波衫全球都有,冇乜特別,反而西班牙的Q版公仔卻夠啜核,無論是美斯、摩連奴、奧巴馬等任何名人的公仔,下身都一律是除褲踎低作大解狀,倒轉來看還真的有米田共一粒,大概是想提醒我們,所謂的神其實都是凡人,西班牙如是,香港亦如是。
文:ke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