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生疑因講電話追數導致手術失誤,原想切汗腺的女病人,手術後數小時因積聚大量血塊需入院多次放血,令腋下一度潰爛,呈現瘀黑色的傷口,事隔一年兩邊腋下仍留有疤痕。肇事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陳國基承認手術期間曾講電話,但與病人手術出血無關。
從事美容業的陳小姐(化名)擔心大汗會嚇怕客人,夏天不能穿小背心,由美容院轉介往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陳國基。去年4月她在陳的診所內進行超聲波切汗腺手術,費用約1.7萬元。
陳小姐表示,手術下午進行,當陳國基完成一邊腋下切汗腺,當另一邊腋下切汗腺進行一至兩分鐘後,護士問陳國基是否接聽電話,將電話放在陳的耳邊。只接受局部麻醉的她聽見陳說:「林先生,你今日無論如何要過400萬落我戶口,如果唔係我公司周轉唔到。」她質疑該次通話令手術失誤。
半夜到醫院放血
當晚9時許陳小姐發現右邊腋下有一個約8厘米、像網球般大的血塊腫起來,她返回診所由陳國基放瘀血。凌晨1時多她兩邊腋下再次腫脹及「谷血」,她立即到廣華醫院求診,醫生為她引流10毫升瘀血,不久再積瘀血。
陳小姐說,醫生為她做手術及再引流50毫升瘀血,她腋下傷口潰爛得像燒焦般,之前腋下「谷血」已令前臂出現大片瘀黑色。瘀黑傷口最後消退,但留下疤痕,一年後雙臂仍不能伸直。陳小姐曾委託律師向陳國基追討賠償,對方找來一名整形外科專科醫生作專家證人,證實他手術沒出錯,未有賠償。
醫生辯稱併發症
陳國基回覆本報查詢時承認,他於手術期間曾講電話,但是他完成其中一邊腋下切汗腺後才接聽。該電話是由銀行致電,與他確認早前是否開出一張大額支票及是否安排過數,通話只維持10多秒,掛線後才做另一邊腋下切汗腺。專家的醫療報告證明手術後出血,與接聽該電話無關,也並非手術失誤。手術前病人已知風險包括術後可能出血,今次出血是已知併發症。陳國基指與該美容院並沒任何合作關係。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表示,相信病人手術後出血是已知的併發症,切汗腺其中一個方法,是先用超聲波將皮膚及皮下的汗腺及組織分離,再抽走汗腺,皮下會留下大空間而導致出血。醫生會包紮傷口,令傷口自行止血。若病人有大動作、壓住傷口的敷料鬆脫或服食阿士匹靈,均有機會出血。
事主進行切汗腺手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