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沾手強積金客 只能酸溜溜

未能沾手
強積金客 只能酸溜溜

醫管局公積金率先取得QFII資格,為本港退休基金市場打開投資內地資本市場之門,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執行董事黃王慈明對此只得望門輕嘆,受制於強積金法例規限與QFII條款要求有所矛盾,本港強積金客戶暫難分享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機會。

受機制規限 盼獲放寬

黃王慈明稱,多年來接獲不少僱員提出訴求,希望保障退休的強積金能投資於內地A股和債市,以分享到中國經濟增長成果;然而,由於現時MPF強積金計劃投資及運作的規制,與內地QFII機制規限有所矛盾,因而未能普及進入內地投資。
她舉例指,QFII機制下的外滙管制影響強積金的套現能力;資金滙入、滙出的限制及鎖定期規限(3個月至1年不等),均令強積金無法參與A股市場。因為強積金法例有詳細的規定,僱員若要贖回基金,法例要求受託人最遲於一定天數內支付贖回金額,而QFII滙入滙出的規定,令受託人無法履行相關法律責任。還有的是,QFII要申請投資額度,這方面的限制令強積金收取供款時,可能要設認購上限,但這又跟強積金法例有矛盾。
她建議,內地能在QFII機制下,另闢一條渠道容許本港強積金計劃,可以獲得較寬鬆的規限,讓強積金在不抵觸本港法例下,仍能投資於內地資本市場;此外,她亦希望能夠讓本港強積金投資於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讓本港僱員能涉足內地龐大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程劍慧表示,該公會將繼續在這方面努力,但相信這將是一項長期工作,但有信心隨着人民幣日漸自由化,強積金最終可以涉足內地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