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昨起侵私隱賣廣告

Google昨起侵私隱賣廣告

搜尋網站一哥Google無視被指違反歐盟法例,昨(周四)如期推出新用戶私隱政策,統一各用戶在其不同服務的使用資料,再按用戶喜好和搜尋紀錄,針對性地發放相關網上廣告。
新政策下,用戶若登入了Google戶口,他們在網上搜尋過甚麼、在YouTube看過甚麼影片或使用Gmail服務等所有資料都會被記下,統合成單一檔案,以了解用戶喜好,以發放相關廣告。

無視違反歐盟法例

負責為歐盟進行調查的法國機構CNIL周二去信Google行政總裁佩奇,指Google就如何使用相關資料的解釋太含糊,連「私隱問題專家都難以明白」,而「初步分析顯示,新政策未符合『歐洲資料保護指引』要求」。
歐美消費者組織TACD也去信佩奇,批評新用戶私隱政策未經用戶同意設立單一檔案,又沒任何機制讓用戶退出,促請Google延期執行。
但在Google負責用戶私隱政策的弗萊舍(PeterFleischer)說:「我們已通知逾3.5億經驗證的Google用戶,並在主頁和在搜尋結果網頁顯著位置,通知未驗證的用戶。若叫停新政策會很混亂。」
Google在爭議聲下堅持政策,無非為增廣告收入。只要廣告夠針對性,用戶瀏覽機會大增,每次點擊商戶都要給Google付款。
英國《每日郵報》/法新社

Google用戶保護私隱小貼士

1)不要登入Google服務戶口,Google不知用戶身份,就不能把資料加入用戶的資料庫

2)清除Google搜尋紀錄:
‧登入戶口後到www.google.com/history,點擊「移除所有網頁記錄」後再點擊「OK」

3)清除YouTube紀錄:
‧登入Google主頁,點擊頁頂的「YouTube」,然後點擊用戶名稱,選擇「影片管理員」,再點擊「記錄」,然後「清除所有觀看記錄」。之後更新網頁,再點擊「清除所有觀看記錄」,逐一清除YouTube搜尋紀錄

4)清除GoogleChrome瀏覽紀錄:
‧點擊「士巴拿」標誌,選擇「工具」,再選擇「清除瀏覽資料」,然後選擇「開始時間」,再點擊「清除瀏覽資料」

5)使用Gmail即時通訊時,啟動「關閉記錄」功能:
‧點擊即時通訊視窗底端的「選項」,再選擇「關閉記錄」

資料來源: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