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於自由行效應減退及本地消費信心減弱的情況下,今年1月份本港零售銷貨價值僅錄得14.9%增長,遠遜於市場預測的逾20%增長之餘,更是過去11個月增幅最低月份。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直言增長低過預期,對今年市道看法轉審慎。市場人士相信,零售股今日將會受壓。記者:陳健文
麥瑞琼說:「原本以為今年農曆新年喺1月份,會對零售商有幫助,但睇返個數,無論係銷量及銷貨價值都令人失望……所以我原本估1月加2月嘅銷貨價值、可以有25%至28%增長嘅預測,要修改一下喇,家我估兩個月加埋應該只有18%嘅增長。」
統計處昨宣佈,1月份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約432億元,按年升14.9%,是自去年2月最差,更是2月以來首次增幅低於20%。扣除價格變動,零售業總銷貨量升9.1%。彭博綜合10位分析師數據,平均預測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增長24%。
對於增長放慢,麥瑞琼認為主因是自由行效應減弱。她說:「其實自去年第4季起,已經有珠寶零售商同我講銷售額開始回落,特別係一啲中至大額嘅交易少咗好多……我相信今年一啲高檔零售類別嘅商戶壓力較大,特別係一啲過往幾年受惠於自由行而升得較多嘅類別。」
未來增幅料跌至單位數
麥瑞琼表示,按1月的數據推算,今年有部份月份增幅更會進一步放慢至單位數字。不過,麥瑞琼相信暫時零售業界不會出現結業潮,不排除會有去年較進取的零售商關閉部份分店。
被視為「高危」一族的六福(590),其財務總監羅添福表示,1、2月整個珠寶零售市道放緩,是意料中事。羅添福說:「前幾年個基數太高喇,點可能年年都升幾十個巴仙呀!家係回復正常。」不過他指最近已見到自由行旅客人流有改善迹象:「我覺得個氣氛轉好緊,我唔太擔心。」
「生意靠減價迫出來」
對於1月份鞋履銷售表現欠佳,鞋履零售商利信達(LeSaunda、738)執行董事劉舜慧解釋,今年冬天「遲到」的確累及一眾服飾零售商,大家都要勁減價來谷銷售。她說:「我哋1、2月香港同店銷售都有雙位數增長,但坦白講,(生意)真係靠減價迫出嚟,已經影響到毛利。最麻煩係大家一開始以為有個百年難得一遇嘅寒冬,點知新年之後先開始!」劉舜慧指自由行已沒有去年9、10月時熾熱,今年會維持審慎策略,不再開新舖,盡量減省成本。
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