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去台南,誤打誤撞下,跟同行友人去了一間老字號台南餐館,進餐的顧客全是道地台南人,只有我們是遊客。心中不免暗喜: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吃到真正的地方風味。
店員介紹我們吃綜合拼盤、紅蟳米糕,菜是清炒高麗菜。名字怪怪的紅蟳米糕原來是台南傳統菜式,據說傳統婚宴若無此菜式便不成其為婚宴。紅蟳是膏蟹,而米糕,其實是糯米飯。
紅蟳米糕一上桌,我們忍不住「嘩」地一聲,朋友的雙眼在發光,我的應該也不遑多讓。
那是台版糯米蒸蟹,切件膏蟹鋪在糯米飯面,橙紅色的蟹膏澎湃飽滿。糯米飯是加工過的,內裏混入了冬菇粒、蝦米、花生、乾瑤柱等,香氣馥郁、口感豐富,與蟹肉的鮮甜、蟹膏的腴美渾然天成。
這道菜式選用的是長型糯米,而不是常見的滾圓狀糯米,因此,軟糯外保持了彈牙的質感,用台灣人的說法,是QQ的。我們都覺得比在香港吃到的糯米蒸蟹更美味,更具特色。事實上,紅蟳米糕的做法也更複雜一些,糯米用水浸透後,先要蒸熟,然後把冬菇粒、蝦米、花生、乾瑤柱等炒熟,再與糯米飯充份混合。飯面鋪上橙紅誘人的切件膏蟹,再加一次蒸的步驟才能大功告成。
廚房內外放滿了半成品米糕,極具氣勢,足見當地人對這菜式的欣賞。客人點菜後,馬上蒸,約二十分鐘,熱辣辣的紅蟳米糕便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