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真的有人享受一日廿四小時活在工作之中的。他們以為忙碌之後,偷得浮生,就能夠盡情地去睡覺,開懷地去唱K,甚至外遊,也把每日行程安排得密密麻麻,一天走七場,跟着食家們說好食的餐廳去食。然後,自覺已充電足夠,可以再戰個翻天覆地,再回到工作綱位,繼續搏殺。
當然,這樣的人生,作為填寫日程記事本的材料,是相當充的嘛,不過呢,我想,總有人會選擇另一種相反的方式生活吧!
於是,活在城市裏的另一種人,雖然有工作在身,但永遠看似無所事事,就像鄉村農夫,耕兩吓田,便走到樹蔭下休息,唱吓歌,喝啖茶,沒多耐,就日落了。閒日的下午,他會專誠去西貢泳池游水,貪那裏人少,水清,有鬼妹,又看到天空;游畢,剛好在六點關門前離去,再坐巴士慢慢回到市區,看着天色漸暗,又是時間想想今晚燒甚麼菜。悠到令人受不了,與之割蓆。
我稱這些為「城市遊民」。
他們要很審慎的為自己選擇工作,但千萬不可以不打工。二世祖唔憂米是有閒,只有卡在忙與不忙間、工作與玩樂間的,才是優閒。所以城市遊民會選擇用腦多於用勞力的工作,就像廣告公司的創意人、幾年才寫一部小說的文人,或很少工開的編劇……!
如果,你正在無事忙,或者,太陽下山前,你已在家觀看着新聞報導,恭喜你,你已算是城市遊民,現今最稀有最Hip的人種!
作者:曾凡
前《號外》主編,既然攀不上上流,惟有專注在下流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