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片嘉奈子還記得去年11月時再啖那久違了的磨菇味道,兩名兒女至今仍憶起一口氣喝下一公升牛奶時的喜悅。這些原本在日本唾手可得的食物,他們等了八個月,遠赴德國才敢吃進肚裏。他們是福島居民,核事故發生後到各國宣揚反核訊息,因為他們身受其害,教世人不敢遺忘。
記者:王家文
「很多人會問,福島居民生活有甚麼變化?答案只有一個:所有生活都有變化。」在福島出生的西片嘉奈子說,3.11前生活雖艱苦,但快樂得很。核事故後,兒女不能外出,「就算天熱也要穿長袖衫長褲,戴上帽子和口罩」;他們只喝樽裝水,只買日本南部的食物,受核輻射污染的菇類和牛奶絕不敢吃;更不能開窗、洗晾衣服,「洗澡無可奈可要用不乾淨的自來水,很矛盾」。
國家應該保護國民
生活上的變化還可應付得到,核福射洩漏卻無路可逃,「輻射是你雙眼看不到的」。大地震後兩個月,她帶兒女走出這個被輻射籠罩的城市,搬到40公里外的米沢市,兒女不用再戴口罩,走出屋外跑來跑去,「這原本是正常不過的生活,但兩個月未曾見過」。該市距離福島核電廠僅約100公里,她坦言,「核電廠問題仍未解決,可能又會爆炸,到時要再搬去更遠的地方」。
西片嘉奈子是單親媽媽,獨力照顧11歲兒子和9歲女兒。3.11前,她對核電一無所知,事故後還天真的帶兒女外出散步,「相信他們那時候也受到輻射感染」。去年4月,她首次參加反核遊行,敦促日本政府保護兒童免受核輻射傷害;同年11月,她帶同兒女隨環保團體到德國阻止核廢料運輸,「讓下一代知道要用行動去認識和阻止核禍害」。
日本現時有54個核反應堆,只有3個仍然運作,已足夠全日本電力使用。西片嘉奈子不盲目反對核電,但不滿政府刻意隱瞞其他天然發電的可能。香港政府也藉口供電量不足,計劃擴建大亞灣核電廠,曾經身受其害,她說,「在重大事故上,國民生命在國家手上,國家應該保護國民,而非保護國家」。
籲看清特首候選人
西片嘉奈子今天將出席特首候選人論壇,「候選人為要當選,會說不支持核電,一旦當選又會反口」。她在日本領教得多,「所以要很小心看清楚每位候選人」。下一站她與兒女會轉飛韓國,繼續上路宣揚無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