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63間高等院校首次聯合免試招收本港高中畢業生計劃,下周一截止報名,料已有5,000人報讀。一名女生稱接受北上升學,是因感到「香港睇嚟就快冧」,北上可及早認識內地人做事方法,其中不乏文憑試學生選報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名校,只當買多個保險。
記者:倪清江
學生需於網上報名,每人最多報四個課程,最遲需於本月15日親身到灣仔或上環報名中心辦理確認手續。昨日所見,不少人未帶齊所需文件,如欠影印身份證及回鄉證等。各院校5月來港或於深圳面試。
荃灣一間英中中七生迮同學於本港大學聯招,首選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內地則報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和廈門大學的生物工程和新聞學課程。她說若中、港院校都取錄,而本港不獲派心儀課程的話會選擇北上。
迮同學慨嘆,特首選戰、學制轉變欠配套、內地人湧來港產子,令香港越來越亂,是她接受北上讀書的被動因素,北上對未來也有幫助,「我哋應該放眼遠啲,唔好限制喺香港發展。香港睇嚟就快冧,香港大勢已去,將來唔會係好重要嘅(金融)中心。」
北上人際網絡較廣
以名建築師貝聿銘為偶像的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中七生蘇同學,報讀清華、上海交大、復旦,廈大的建築、航天工程及工程課程,本港則選港大建築為首志願。他也認為北上對將來有利,「香港冇乜地,政府未必開山劈石,局限基建發展;北上人際網絡比較廣。」
基督教崇真中學三名首屆高中的中六學生選報北大、清華和復旦等名校,其中葉文熙說:「我哋係第一屆新高中,多一條出路保障,萬一中學文憑試失手,內地可以多一個選擇。」其同學許翔鈞也說,作為新制學生特別感到緊張,「當係畀自己多一條路」。
北大和清華入學要求不低,文憑試學生於四科必修科最低需達四級,另加選修科達良好成績,達此要求在港獲大學取錄機會也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