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院分娩服務膨脹,公院小兒外科成重災區。香港外科醫學院小兒外科部主席廖鑑榮指,本港只有瑪麗、威爾斯、聯合與伊利沙伯醫院合併的三個小兒外科中心,但單是聯合和伊利沙伯醫院的中心,已負責全港四成個案,估計與兩院鄰近多間私家醫院,須經常接收私院轉介的緊急個案有關。
私院:轉介已減少
廖續說,去年整體小兒外科個案如巨結腸症和食道閉塞等達550宗,較10年前的200多宗增加一倍有多,但此專科的醫生人手10年來維持12名,服務超負荷。他又指,私院轉介至公院小兒外科的兒童,一般要留醫深切治療部一至兩周,嬰兒留醫時間更長,對公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造成極大負擔。
私家醫院聯會劉國霖昨出席立法會衞生事務會議時,卻反指私院若設NICU,會抽走該公院人手,影響公院服務水平,「咁我又於心何忍呢?」他指,聯會收集包括仁安及浸會醫院等七家私院的數據後,發現去年3.4萬個內地孕婦中,有0.6%的嬰兒出生後要轉介公院NICU,又指數字正趨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