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公佈去年第四季GDP為增長3%,優於分析師預期;而歐洲央行昨推出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金額為5295億歐元略高於市場預期,投資者消化有關訊息,加上靜候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稍後於國會發表半年一度的經濟預測,美股早段牛皮。
美股開市後(本港昨晚10時半),道指升20點,報13025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分別升1點及4點,報1374點及2990點。道指周二收報13005點,是自08年5月、亦即金融海嘯後首次收報高於13000點水平。
資本管理公司RockwellGlobalCapital首席經濟師PeterCardillo表示,道指收高於13000點,加上經濟數據反映美國經濟繼續改善,將帶動大市氣氛上升。
亞洲股市亦普遍造好,其中日經平均指數2月的升幅達11%,創1991年以來最佳的2月份表現。而南韓及澳洲股市2月亦分別升3.8%及0.8%。
上季GDP增長勝預期
美國商務部公佈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終值),為增長3%,較上次增長2.8%為佳,勝過分析師預期。上季經濟增長速度為2010年第2季以來最快。
美國國民去年下半年的收入較早前預測多,刺激消費意欲,而消費開支佔該國經濟活動的七成,令經濟增長加快。與此同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上月曾表示,失業率下跌幅度較大,亦是經濟增長加快的原因之一。
消費者開支上季以年率計增長2.1%,略高於初值的增長2%。經通脹調整的扣稅後收入以年率計、按季增長1.4%,遠勝於初值的增長0.8%,相信收入增加是帶動消費開支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收入增加,亦令儲蓄率跟隨上升。上季儲蓄率為4.5%,較最初公佈的3.7%佳。而近月美國經濟數據均反映經濟基調改善,令消費者對前景較為樂觀,願意增大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