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改制 澳礦投產即入賬粉飾業績中信泰富博翻身

會計改制 澳礦投產即入賬
粉飾業績中信泰富博翻身

【本報訊】過去數年備受西澳洲磁鐵礦業務困擾的中信泰富(267),雖然今日派發的「成績表」,料表現平庸,但憑着鐵礦首條生產線在八月投產,不但可透過會計制度將投產帶來的產能貢獻及資產增值即時入賬,投產後改變資本開支的計算方法亦減低鐵礦的未來開支。這種「一箭雙鵰」的做法將為中信泰富今年的業績做好粉飾準備。
記者:陳韻妍

中信泰富此舉將有助公司步思捷(330)及玖紙(2689)後塵,搭上「醜股大翻身」列車!公司過去一直為鐵礦「撲水」,但這種情況今年或有變。據中信泰富本月發出的通函顯示,公司已就變動工程總承包合同項目的工程範圍取得股東同意,如有需要可撇除建設球團廠及第二階段尾礦壩,節省費用部份將用作工程總承包合同的其他方面,以加速建設首兩條生產線及全部六條生產線的公輔設施,意味公司日後可更靈活使用工程的資金。

變更工程資金用途

花旗表示,中信泰富變更工程的資金用途,等同為加快建設生產線提供了額外資金,增加鐵礦如期在今年八月投產的機會,即使這個投產規模比最初規劃少了一個球團廠。事實上,鐵礦投產日期一延再延,中信泰富過去數年股價也越跌越深,故投產對公司絕對是首要目標,無論一條、兩條或六條生產線,有球團廠定無球團廠,投產規模多大,投產就係投產!
花旗稱,參照其他大型鐵礦石項目,當鐵礦投產後,資本開支的計算方法便變成每噸礦石成本,故只要礦石產能不斷提升,鐵礦的資本開支便會下降;基於中信泰富毋須動用額外開支建設公輔設施,因此以上述方法作計算基準,餘下四條生產線的建設成本僅為每噸礦石約100美元,反而較其他鐵礦石項目平均的140美元更低。

犧牲球團廠 爭如期投產

美銀美林認為,現時中信泰富股價尚未反映未來12個月鐵礦投產的利好因素,故投產帶來的潛在升幅難以估計。摩根士丹利亦指,該公司股價現值等同鐵礦項目內部回報率(IRR)僅3%,與該行估計至少6%差距甚大,顯示鐵礦項目的正面影響並不存在於中信泰富的股價內。
參考券商言論,只要中信泰富鐵礦投產,鐵礦的價值便能真正納入公司的資產值及反映在股價上,有助中信泰富走出「垃圾級」的低谷,再次「抬起頭來」。難怪該公司寧願犧牲球團廠,放棄以更高價格出售鐵礦石,都要令鐵礦如期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