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做生意重視賺得多,香港有小商戶願意賺少一點,幫助弱勢社群。香港仔有雜貨店主力抗邨內三大超市的高價,為有需要居民推供七至八折團購糧油雜貨;又有水電師傅為居民維修,只象徵式收費。社署即日起推出表揚計劃,嘉獎商戶助人精神。
記者:彭美芳
香港仔華富邨華富米行老闆吳漢彬,在區內經營傳統雜貨舖。他在約7年前獲香港仔街坊福利會邀請,每月提供三至四次的團購米、豉油和罐頭等生活必需品,團購價是正價七至八折。
吳漢彬店內的定價較邨內超市便宜,「越來越少雜貨店啦,超市啲貨咁貴,有需要人士消費唔起。」
吳漢彬指屋邨內竟有三所大型超市,「實在太多啦,加上條邨老化,根本吸引唔到新客,幾十年街坊生意,我只係想做齒輪作用,我自己先開始,鼓勵其他人去幫助人」。近年越來越多市民向他團購雜貨,尤以米及洗衣粉最搶手。
水電師傅幫長者維修
自幼家貧的郭喜福在鴨脷洲邨經營水電工程30年,5、6年前起幫助新移民單親媽媽維修水電,之後也常替長者換燈換插蘇,「啲長者好少求人,靠街坊搵社署幫手,再搵我哋上門幫,我除了維修唔識輔導長者,會轉介畀老人院,繼續幫佢哋。」
郭喜福約每周出動一兩次,幫助由婦女會轉介的有需要人士,以成本價改善居民水電設備,「以前自己窮,係水上人,住喺艇,讀書少,多得有人派魚派飯先可捱過。」
社署在去年1月舉辦為期兩年的「社區是我家」計劃,鼓勵港人多於社區內做義工,今日推出社區愛心商戶表揚計劃,由社署或社署資助的社福機構提名,為去年度曾參與義務的商戶頒發標誌,表揚其關懷社區的愛心。商戶受僱人數少於50人,以服務本區大眾為主,提名不限,4月底截止提名。7月頒發嘉獎,獲獎商戶可張貼「2011/12社區愛心商戶」標誌。大會選出不超過10個以下「傑出社區愛心商戶」獎,表揚最卓越的社區服務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