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昨日公佈2011年底止全年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為50.93億元,增長1%,與市場預期相若。每股派末期息2.09元,減少10%。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出,未來主要的增長動力,除了靠人民幣產品及推出場外結算,衍生生意之外,他相信,現由國企大股東持有的非流通股,當變成流通時可考慮在港交所上市。
力爭內地非流通股上市
李小加稱,目前連同大股東控制的非流通H股連同內資股,以逾10萬億元計,此部份股份包括中石油(857)與中石化(386)。他相信內地企業有機會來港增發股份或大股東減持股份,成為香港集資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他未有透露時間表,只是遲早發生。
此外,他指出,目前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額及交易流通比率只為55%,相比如日本、南韓、台灣以至美國市場動輒高達100%而言為低。他期望,港交所在這方面追貼亞洲同業,並且認為一旦內地開放資本賬,港股市場的流通速度勢必大增。
在推動港交所業務增長方面,李小加指出,該所早於去年初有專人探討進入商品市場的機會。他不諱言,當有機會出現時,該所會進入商品市場發展,大前提是需考慮與本身的競爭優勢是否配合。然而當被記者問到,關於該所擬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甚至會否因此需要集資時,他以「(市場)有很多揣測,不會評論個別情況」作為回應。
拒評購倫敦金屬交易所
港交所為配合未來發展,李小加稱,除投資設備及數據中心等硬件設施,增加投入資本開支一倍至16億元之外,亦會增聘100人予以配合。至於進行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有業界提出反對一事,他認為該所已經就有關問題完成諮詢。他對於部份從業員因為延長交易時間而受苦表示抱歉,但是相信有關措施的最終結果,是令業界先苦後甜。
李小加不諱言沒有人與他洽商續約事宜,他強調喜歡現有工作,並且會盡力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