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北上。但不是模仿曾特首去租豪宅,而是在中心書城出席一場講座,在半圓形的室內廣場上,抬頭對着四五百位觀眾訴說香港的歷史變幻。確是抬頭,因為觀眾坐在階梯上,逐級升高的階梯,他們看着,笑着,我仰頸只望到他們的笑容和鼻孔,如此說了整整六十分鐘,有點累了,卻是滿足的交流,絕非在香港四五十人的演講場地所可比擬。
活動結束後到書城旁的「尚書吧」休息,小小的空間,賣書也賣酒,由於認識店主,找個安靜的角落,有一張羅漢床,半躺着,不知不覺間竟然睡了。可容睡覺的地方,在人山人海的香港不太可能找到。
還未結束呢。夜晚再到華僑城旁的創意園區做個新書分享會,區內有展覽館有藝術中心當然也有書店,香港的高文安早已北遷在此開設工作室了,人們稱這區為「南方的798」,可見其盛。這裏有間小書店叫做「舊天堂」,新舊書都賣,也賣酒和咖啡,空間儘管不大,氣氛像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歐洲人文風情,又是香港的寒傖的二樓書店所難企及。
香港的文化青年當然並非自甘寒傖,但在地產霸權的欺凌下,誰能挺胸?誰不折腰?連特首亦打算在退休後移居深圳,說穿了,只因租屋艱難,唯有北上,怪不得他去年在電台節目裏亦勸港人北上,原來在心底暗暗希望大家跟他看齊。
然而香港文化青年的寒冬還未來到呢。台灣誠品將於七月殺入香港,恐必吸走大批業餘閱讀顧客,令二樓書店雪上加霜,他們剩下的希望只是未來的西九,在西九騰出空間支撐小書店,義不容辭,但這仍要等待數年,青年已變中年,這個夢,唯有等給下一代。
(編按:蔡瀾先生因事請假,其間暫由馬家輝先生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