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兩會即將召開,全國各省陸續公佈2012年經濟增長目標,31個省份中有10個省份低於10%,其中北京與上海的經濟增速只有8%。中央領導在兩會前為更掌握經濟形勢,月內曾進行就金融、住房與就業等領域展開密集式調研。而市場關注的貨幣與房產政策,副總理指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可「有扶有控」,但房控大鬆綁,請別奢想。
內房老闆未因中央咬住不放鬆的房地產政策,而放棄呼籲中央給予「生路」的意願。內地傳媒報道,內房老闆醞釀上書中央,希望政策鬆綁。
上海易居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一股開發商「上書熱」的暗湧正殺至,較早時在各地召開的地方兩會上,部分地產商再次呼籲政策進行調整。
海爾地產萬科出聲
海爾地產董事長盧鏗擬通過遼寧省政協,向全國政協提交意見書,內容指目前一刀切的調控政策「用藥過猛」,應允許地方政府進行微調,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限購政策。
在深圳,萬科集團總裁郁亮提議,原特區外區域在房價上漲結束後,可以適當放寬限購標準。
上海的望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季寶紅在提交給上海人大的提案中,亦反對上海同時實行限購令和房產稅。
事實上,房企老闆不但願意減價售樓,A股的萬科與保利地產更展開全國性減價,但政策不鬆,二套房的交易難活躍,故房企老闆希望在他們願意調整售價的原則下,中央亦微調樓市政策。
樓市交易要活起來,銀行樓按政策亦要修改,近期有銀行亦已放鬆樓按政策,但銀行「水源」不足,加上要跟中央政策照顧中小企,故撥給樓按的資金亦難以如以往般「鬆」。
「有扶」主打中小企
就算王岐山明言,金融系統要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執行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有扶有控」地確保金融安全穩定,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消息指,「有扶有控」依然是暗示「扶」中小企、「控」地產與高耗能產業,因此就算銀根鬆也不會有利於房地產行業。
儘管如此,由於房產盛衰亦涉及如水泥、鐵鋼、家電等多個相關行業,因此,房企老闆依然有信心在「限購」與「限價」不存大變情況下,會有微調。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調控政策會進行微調,但是幅度、力度有限,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像蕪湖出台的一籃子政策影響太大,必然很難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