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大旱的雲南,目前受災地區良田變成焦土、水庫見底、河水斷流,數百萬人水資源短缺,當地的水庫、水窖的水都已用光,民眾只能從8公里外取水,而且每噸水的成本高達30元(人民幣.下同)。
當地不少人感嘆「水貴如油」,有農民甚至賣牲畜節省食水。
住在石林縣圭山鎮的民眾指出,自去年6月當地已經沒有像樣的降雨,他們現在每日都要開車,到位於8公里以外的加油站取水,每噸水收費7元,若加上往返的油費,一噸水成本就要30元。
然而,他們能用的水資源都已經乾涸,只能花錢買貴水。
羅平縣阿崗鎮的山塘雖然仍未乾涸,可是村民都不敢在此取水,這個小山塘的水已被污染成墨綠色,垃圾、膠袋等在池中漂浮,而旁邊的衞生所更將用過的針筒、醫療垃圾等堆積如山,村民稱他們也不會帶牛到這山塘喝水。
專家認為,除了氣候因素,雲南野蠻開採礦產資源導致地下水枯竭、瘋狂伐林破壞自然循環功能,以及大規模種植吸水力強的桉樹,都令旱情加劇。
廣東《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