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度獅子開大口的中電和港燈,在輿論壓力下今年最終加電費4.7%和6.3%。中電昨日公佈去年總盈利達92.88億元,但不會回饋用戶,反之預告明年「電費會上升」。港燈也表明有加價壓力。有環保團體批評兩電賺到盡,預料明年加幅會達雙位數字,促請下屆政府修改利潤管制協議。
記者:袁慧妍
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昨公佈業績,表示去年總盈利雖減一成,仍達92.88億元。她指利潤管制協議列明股東投資基建有一定回報,燃料墊支費實報實銷,加上紓緩加價壓力的穩定基金跌至一億元新低,綜合各項因素,明年「電費會上升」。
質疑政府把關不力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昨就兩電的電費作周年檢討,有議員質疑政府未有做好把關工作,令兩電頻頻加價,並要求兩電解釋有否過份投資,令備用電量過高。
中電總裁藍凌志在會上表示,為符合政府環保要求,中電需更多天然氣發電,前年與供應商簽訂的新合約下,天然氣價格與國際燃料價掛鈎,比以往貴兩至三倍,因此有加價壓力。
他續稱,中電投資政府基建項目,包括西九文化區、啟德郵輪碼頭等,加上九龍及新界區人口增加,需增設輸電及配電系統;當投資項目及成本增加,電費有需要調高。他又指,中電備用電量有32.6%,合符國際25%至35%的標準。
團體批兩電賺到盡
港燈工程及發展董事尹志田表示,因應物業發展,港燈每年新增40個配電站,舊電纜也須定時更換,所有投資項目符合政府審批的五年計劃要求。他又指港燈的名義備用電量有47%,但剔除後備機組的容量,實際備用電量只有25%。
環境局長邱騰華指出,09年新規管協議生效後,政府無批准增加機組產電,而兩電的備用電量也維持穩定水平,強調政府對兩電的監管有效。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批評兩電賺到盡,把全部成本轉嫁用戶,預期天然氣成本入帳後,加上追收今年的燃料墊支費,明年電費加幅會達雙位數字。他促請下屆政府修改利潤管制協議,以及直接投資電力市場,「如果唔係,只會繼續畀兩電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