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老臣子斤斤計較電影節訂票冊子的文字,除了屎忽痕沒有其他解釋,自動五花大綁送上門讓有識之士恥笑:閣下一定是念念不忘咸豐年炒魷之恨,見人家撈得風生水起唔抵得,一有機會就跑來踢館。呵哈哈哈,我認,我認,好了吧?可是,你不覺得「影片無論特寫、構圖、節奏、場景都恍若獨男內心囚室的反映,但當性慾曝現,畫面即陷於淫亂荒唐」這種句子,有越幫越忙之虞麼?「曾翠珊的在家母題,藉實地或高或遠的追溯和觀察,本土風味非常突出」,企圖表達的是什麼?「杜琪峯再度暫時以獨行殺手的姿態和放假的心情拍成這部《奪命金》」,音韻如此美,涵義如此不着邊際,其實不是比較適合該片女主角配搭旋律搬上舞台獻唱嗎?
高深莫測的「和老公跳上靚哥的人力車,瑪歌的三人舞開始不可兒戲」,最多令人遺憾仿夏宇的詩誤墮風塵,然而「法國感性加上新浪潮的輕快、浪漫和神采,像《祖與占》那樣去笑拍不幸,也像積葵丹美和杜魯福再世合拍」,引喻不盡不實似是而非,忙於張羅圖靈年的陸離分身不暇聲討,我們這些袖珍杜絲也應該吐舌頭扮鬼臉。詞窮到寫出「郭氏的老戲骨班底比《打擂台》早早製造奇蹟,渾成的黑色幽默在在令奇蹟再奇蹟」,真有點我見猶憐,但這樣生勾勾「拿下」陳可辛,卻完全慘不忍睹:《甜蜜蜜》「拿下當年多個華語電影獎項」,《投名狀》「拿下兩個最佳導演獎項」,《武俠》「拿下台灣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雙城故事》「讓曾志偉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項」還要重複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