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的一張臉好像越來越長滿荒謬感,還是幽默感?就像長暗瘡一樣,在這裏水土不服嗎?像「問心無愧」和「選舉」一樣。可惜我笑不出。
幸好還有奧斯卡頒獎禮,明天就是了。在那裏會看見賽果與大會的核心價值在點頭,在單眼,在輸送肯定。看見了可能心會比較安,比較覺得世界不至於太爛太黑暗太核突太討厭太蠢。那是一個追夢、相信夢、獎勵夢的世界,天真而堅持,富貴不能移,市場不能屈。"Whatpeople'sdreamswerelikebeforethecinemaswereinvented?"賽果還向時代打信號,如果電影本身有它的信息,獎,也是一種信息。
為什麼我每年預測的奧斯卡得獎者都那麼準?舊同事偉仔總說「跟你買都發喎!」傻的,我都經常錯,不過我信奧斯卡風骨。(雖然奧斯卡有它的娘、計算,甚至黑暗,但它的核心價值是一直守護著的)
每年都會有個大贏家,都需要一個大贏家來壓場,預計今年的幸運兒是《星光夢裏人》,大獎如《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影片》都寫定了它的名字。在如今電影過份迷信特技動作大而無當飛天遁地重口味,太多空洞太少原創太多續集之秋,這現代默片由概念到執行,在眾人皆3D中獨醒,對那些年的默片是致敬也重溯亦回味,傳承之中擁抱及肯定「老片」的價值,對電影歷史因科技變天造成的淘汰和傷亡送上溫柔,彷彿在對抗觀眾的殘忍和遺忘,給回憶做一種矯正和翻新。戲中默片天王Valentin的潦倒,喚起差利經典的窮到燶;男女主角壓卷的一場雙人的答舞,每一步都優雅地與《Singin'intheRain》的GeneKelly和DebbieReynolds眉來眼去拍和。還有懷舊戀念的詩意烘托着舊社會人倫的患難真情,在視覺萬歲的今天,導演在大家吃慣官能連鎖快餐的脾胃中逆流復刻真味、刀功、意境俱佳的功夫菜,難得一面忠於原味,又能一面戲謔它的調調,有的是演得好,導得好,製作得好以外的優勝。(唯一暗湧是佐治古尼在最佳男主角一項矣)
最佳女主角和配角,《寫出友共鳴》的ViolaDavis和OctaviaSpencer,前者受盡委屈莊敬自強如山,後者在悲劇命運中灑滿喜劇感,想想在奧斯卡女主、配角同時由黑人在同片包攬,多有新聞性又多有種族政治療傷之效,也更是高調認同影片對美國種族、性別歧視歷史說不,在黑人都當上了總統的今天。梅姨嗎?我是她的忠貞fans,但她在《鐵娘子》演老戴卓爾爐火妙絕,演壯年時卻過火失調,再者最佳女主角要來自一套不夠好看的電影太難。
最佳男配角相信非《Beginners》的Plummer莫屬,八十多歲老戲骨,由《仙樂飄飄處處聞》的CaptainVonTrapp到今天演一個七十多歲出櫃的基伯,又要camp要病仲要死,合晒奧斯卡合尺,完全成就一個全場站立ovation位。
最佳原著劇本捨《情迷午夜巴黎》其誰,最佳改編劇本我選《繼承大丈夫》。
何解咁揀,除了個人口味,專業判斷,客觀偏心,還因上述的影片共同示範了"Therealcrimeisnotcommittingtoyourd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