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今年銀行經營環境充滿挑戰,但去年本地零售銀行表現仍然良好,金管局呈交立法會簡報文件指,零售銀行香港業務於2011年,整體除稅前經營溢利按年增加18%,淨利息及非利息收入,分別有11%及9%的不俗升幅。因外圍市況持續不明朗,期內該局推出一系列針對信貸迅速增長的逆周期風險管理措施,令銀行信貸增長降溫。
貸款放緩 按月跌8.6%
去年下半年,本港銀行信貸增長開始放緩,以年率計,12月份銀行貸款增長按月跌8.6%,當中包括季節性因素影響,全年計本港銀行貸款增長,由前年的28.6%減慢至20.2%。
歐債危機令市場關注在港的歐資銀行會否出現撤資風險,金管局立法會文件稱,歐資行在港貸款,去年一直維持約4000多億元水平,在港整體貸款佔比低於一成,其中12月份按月跌5.7%。鑑於外圍環境不穩,該局將繼續密切監察市況及本地歐資行運作。
農曆年後樓市出現小陽春局面,但1月份新批按揭貸款仍然按月下跌,相信與月內季節性利淡因素有關。
金管局按揭調查顯示,1月份本港新批出貸款額,較12月份減少3.8%至100億元,一手市場交易新批貸款減少7.6%至30億元,二手及轉按亦分別減7.6%及9.8%。月內新申請貸款宗數,則減少4.9%至5745宗。
H按佔新批樓按僅2.9%
近期個別銀行策略性調低新造最優惠利率按息(P按)以至拆息按揭(H按),惟P按仍屬市場主流,1月份銀行以P按作定價的新批按揭貸款佔比,由去年12月份的89.8%升至93.6%,H按作定價佔比,則由8.2%大降至2.9%。
立法會文件亦顯示,本港零售銀行淨息差有輕微向好趨勢,去年第四季為1.29厘,較第三季稍微擴闊2點子,是連續第二季錄得上升。
去年在港發行的點心債總額,按年升兩倍至1079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按年增長16倍至308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