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評選最受歡迎的作家,男一號是契訶夫,女一號是奧斯丁。奧斯丁沒引起甚麼爭議,男作家方面,因為巨頭多,所以爭論多些。不過,契訶夫也算當之無愧,尤其,他關於戲劇的一條至理名言,這些年來,越來越成為我們檢閱影視劇的一個標準。
契訶夫說,如果在第一幕裏,牆上掛有一杆槍,那麼,在第四幕裏,這槍一定要打響。
可是奶奶,不說二十年,就說最近一兩年,不說所有影視劇,就說兩部諜戰劇,就在我們心裏橫七豎八留了多少杆槍!
《懸崖》是我利用寶貴寒假看完的。開頭幾集,着實把我興奮了一下,小宋佳機靈漂亮地出場,想到她在《闖關東》中的表現,我判斷這次導演是要扭轉我方間諜的待遇,怎麼可能給余則成配一個翠平!這樣,張嘉譯問小宋佳,都會甚麼語言,她高調表示,母語不用說,俄語不用說,她的英文,也比張嘉譯的中文好,我們觀眾很激動!這說明,接下來的劇情中,肯定會有各種國際力量的進入。事實上,這也是《懸崖》最好看的地方,滿洲國時期的哈爾濱,中國人,日本人,蘇聯人;共產黨,國民黨,保皇黨;特高科,特務科,特派員,各種力量犬牙交錯,東方小巴黎的鬥爭形勢比東方巴黎還嚴酷。所以,導演鏡頭很多次狐疑地打在張嘉譯家老保母的臉上,我們跟着男女主人公一樣提心吊膽:這老太婆靠譜嗎?別是《黑三角》那賣冰棍的!
《懸崖》在情節上的其他漏洞我不羅列了,反正,小宋佳的英文成了噱頭,老保母的眼神成了噱頭,當然,這種小槍沒打響關係也不大,只是這種玩具槍習慣嚴重暴露了編導的手淫傾向,而且直接導致一部開頭冷靜的諜戰劇最後成了狗血倫理劇:不救兩老婆,苦逼張嘉譯還是男人嗎?蒼天在上,如果這就是所謂的「《懸崖》情懷」,那我們看瓊瑤就可以了。都像張嘉譯這樣男人,共產黨能拿下共和國?
《懸崖》看得糾結,網友推薦看《國土安全》:美劇。諜戰。不過《國土》馬上打動我的是因為它和《24小時》有點血親。跟了八年《24小時》,看到傑克鮑爾,跟看到親戚似的。
可是,怎麼說呢,看完《國土》,覺得《懸崖》裏的主人公也不算最苦逼,覺得《懸崖》變成倫理劇也是世界潮流。CIA最聰明的女特工凱瑞為了取證一個疑似恐怖分子,直接和恐怖分子上床,但是取到的證據說不出口,而且自己還動了真情。與此同時呢,我們的恐怖分子主人公更是個真正的苦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個愛國者還是個叛國者。第一季十二集,編導在男女主人公身上掛了有五六十杆槍,但是一季下來,沒一槍真正打響。
《國土安全》在911十周年播出,意圖是探討911後的國土安全和國人創傷,尤其,女主人公的躁鬱症更表徵了當下美國,但是,也許是我已經被傑克鮑爾弄壞了胃口,我總覺得,一部諜戰劇裏,過多的感情戲和家庭戲其實是一種無能。《24小時》中,對恐怖的反思產生過震撼,時隔八年,美國士兵的被策反,竟然淪為一種更高級的愛國表達。所以,要說到誰最可憐,還是我們諜戰迷最苦逼。天地良心,多少個日夜,別人在酣睡,我們為了一個小懸念,看了整整四十集。為了敵人一個不負責任的微笑,我們又倒回去看,想着自己是不是漏掉了甚麼。
甚麼都沒有漏掉,《懸崖》和《國土》都會負責任地告訴我們,那不過是牆上的玩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