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是勤力認真的藝人,對自己,無論唱歌或演戲,都有要求,另一方面,他會出錢出力資助低成本的電影製作,最近,華仔引進內地舞台劇來港交流,為的是他與舞台劇有緣。華仔只求有好製作,不問回報推動舞台劇發展,連戲劇大師鍾景輝、舞台劇姐級人馬蘇玉華亦大讚其貢獻,拭目以待內地作品《四世同堂》在港公演。 撰文:羅美倫
華仔近日逐漸停工,方便照顧已懷劉家金叵羅的太太朱麗倩,但他仍出錢以公司「Focus」名義引進內地舞台劇《四世同堂》,此劇的演員包括香港熟悉的秦海璐、黃磊等,將在4月7日起公演三場,收益扣除開支後會全數撥捐劉德華的慈善基金。
華仔為可讓中港兩地舞台劇作文化交流,甚至出力協助宣傳,貫切其親力親為做足一百分性格。其實這一切,源於與舞台劇有緣,華仔說:「一路落嚟我對話劇好有熱誠,好細個就接觸話劇,演就反而少,多數係寫劇本,讀書時寫好多,多數係參加學校比賽,但出到去就有杜國威喺我前頭,大家唔會留意到我。」
求學創作《蛻變》
華仔在學校時的作品有《不息的風》及《蛻變》,絕對可登大雅之堂,當時已被香港話劇團、港台看中拍過劇,華仔說:「當時港台拍《蛻變》係搵陳玉蓮做,我同佢都好有淵源,開始時KingSir(鍾景輝)仲講點解會拍呢個劇本,介紹兩個學生,其中幫手創作嘅一個就係我嘞。我由細到大都鍾意舞台劇㗎!」華仔愛舞台劇,他認為香港的主流娛樂事業都在電影、音樂上,只要觀眾去看過,就如看一套好的粵劇一樣,必定會愛上。
引進《四世同堂》
向來有出資培育新導演、新人的華仔,對舞台劇念念不忘,希望在這方面做點事,剛巧前年在台灣,他看到《四世同堂》在當地作文化交流,讚嘆過後,回港就跟自己公司的拍檔溝通,希望該劇也能來港交流,想不到終玉成其事。
問到引入此劇在香港公演的費用是否高昂?華仔哈哈大笑:「貴㗎!哈哈哈,因為多人,而且佢哋市場上算係有份量嘅劇目,嚟香港食住都要花費。」只做三場慈善公演,豈不是很難回本?華仔說:「所以製作上要再諗平衡開支,呢件事唔會以商業態度出現,我拍檔都話,有時有啲嘢唔應該講生意,係應該發生嘅。」
政府欠缺配套
為讓香港觀眾得益,有機會睇到最高水平的舞台劇,華仔像推動低成本電影一樣,義不容辭。問到是否想藉此提高香港觀眾的水平或吸引更多人睇舞台劇?華仔說:「唔敢講到咁遠,香港有香港風格,內地、台灣亦各有風格,可以從唔同嘅舞台劇睇到佢嘅好,其實係互相交流機會,我目標唔係想令更多人睇話劇,係想多啲唔同類型嘅嘢喺香港發生,我亦唔係望香港觀眾覺得呢個係個幾高瞻遠望嘅製作,而係你鍾意咪鍾意囉,唔鍾意唔緊要㗎,下次再嚟過囉,冇人可以一次過接受,好似食齋,食吓囉,有啲人食食吓就食咗齋,有啲人食唔到咪由得佢囉,其實香港近年本土電影有幾部吖,《打擂台》、《歲月神偷》同幾部賀歲片,我哋應該集中發展舞台劇,可惜政府配套配合唔到。」
化妝:VinciTsang(蘇玉華)
髮型:DickyLam@SUAVE(蘇玉華)
《四世同堂》高水平之作
作為舞台劇演員,蘇玉華很期待像《四世同堂》這類高水準劇作在港公演,阿蘇之前看過此劇導演田沁鑫的作品,又曾跟演員黃磊合作,故對今次舞台劇交流感興奮:「興奮係有機會睇呢個劇之餘,香港原來有多一個人或公司會做呢樣嘢,好高興劉德華將呢套劇引入香港,畀香港觀眾有機會接觸內地舞台劇嘅發展,戲劇、藝術世界係大同嘅,呢次係好機會畀我哋觀察內地發生緊乜事,香港成個時代背景、文化修養到個人特質都同內地唔同,有機會透過舞台呈現係好幸福嘅事。」
內地演員根基厚
阿蘇覺得無論舞台電影電視,內地總有一班好勁演員,有豐富的戲劇訓練,有深厚戲劇根基,去享受欣賞之餘可以攞到「養份」,是好寶貴的學習機會。
至於舞台劇殿堂級人馬鍾景輝,亦認為引入此劇來港演出是好事:「等咗好多年喇,八十年代好多內地團體嚟演出,佢哋演技基本功好厚,喺香港難搵到,佢哋啲人做當地人嘅感覺,係香港演員做唔到。」KingSir笑言在舞台劇方面大多吸收西方文化,正好讓他借機吸納內地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