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廚房聽過最蠢的一句話:「我們不用味精,用『佛手』。」
1908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池田教授,發明從海帶中提取谷氨酸的方法,創造出當時最強效能的增味劑,取名味之素。
1923年一位名吳蘊初的中國化學家,揭開了味之素的秘密,並利用小麥麩生產出谷氨酸,在上海創立天廚味精廠,寓意可媲美天上庖廚,註冊「佛手」商標。
今日最流行的增味劑,日本產品名「味之素」、港產叫「天廚味精」、台灣出品曰「味丹」,成份都是谷氨酸鈉,根本沒有分別,只有「天廚味精」是粉末,其他則屬晶體狀,竟能換來「佛手不是味精」的謠傳。其實味精之名為天廚專利,誰也不得盜用。如果不用佛手,那有味精入口。
吳永皓
能文能武,精通懷舊粵菜,亦愛以菜式細數典故。
(逢星期五、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