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巴西超模效應帶挈思捷環球(330),截至去年12月底止的中期經營溢利率出乎意料達4.7%,高過1%至2%的集團指引,純利僅倒退74.07%至5.55億元,遠好過預期,令股價大升逾25%,市值單日暴漲46億元。思捷行政總裁范德施強調,集團變革進程符合預期。記者:陳健文 吳綺慧
范德施說:「你問我下半年思捷能否維持上半年的表現?我現時只可以說,思捷目前正按部就班回復過往的優良傳統,我並不能保證下半年經營溢利率能否維持……今次中期業績雖然只是這個長途旅程的第一步,但這肯定是思捷重要的一步。」
中期倒退74% 現金劇減
思捷中期零售業務的整體同店營業額下跌4.6%,若將首季度(去年7至9月)及第二季(10至12月)分開計算,是分別倒退8.5%及1.5%,顯示情況正在改善。思捷有此佳績,與其斥巨資進行市場推廣有關,期內市場推廣及廣告開支大升71%至7.64億元;現金亦在半年內減少13.86億元,至去年底的34億元。期內經營現金流錄得9億元淨流出,而前年同期是18.54億元淨流入。
一分析員指出,思捷現金大減,是「燒銀錢政策」的序幕:「仲有排燒,我估1年內思捷要由netcash(淨現金)變netdebt(淨負債)。」
對范德施來說,中期業績是思捷變革第一步,但有外資基金經理不諱言,思捷這個小陽春業績,令整個市場「跌到一地眼鏡碎」。他說:「當我噚日睇到佢個業績嗰陣,心裡不其然湧出咗好多個助語詞……條街估得最近嗰個都係估2億幾咋,淡友仲唔死咩。」不過有分析員相信,思捷股價升到現水平,是反映市場對公司轉型成功過份樂觀,「我覺得太誇張,會建議大家takeprofit(沽貨獲利)先。」
本報綜合各證券行的盈利預測,瑞銀是「估得較近」的券商,惟只是預期思捷中期僅錄得2.03億元盈利,按年跌90.51%。公佈中期業績前,各券商平均預測思捷全年純利亦只約2億元。
市場跌眼鏡 拒評拾正軌
一外資分析員形容,思捷今次業績雖然令整個市場「O晒嘴」,但不肯定思捷是否就此可重回正軌,「今次業績好,只係因為公司比預期中使少咗錢,但具體使少咗喺邊?下半年使唔使用番多啲?呢啲問題管理層一律無正面回應。銷售數字亦好mix(混雜),唔可以確認係復蘇。」
財務總監周福安昨於業績會上被分析員多次追問,亦不肯表示集團會否調整經營溢利率指引,只說上半年溢利率改善,是因成本控制得宜,上半年度資本開支約4.99億元,料下半年度會增加。
昨日創5個月新高的思捷,收報17.78元,升25.04%,惟仍未回到去年9月公佈「超差」全年業績前約20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