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備無患兌換上限暫難鬆綁

有備無患
兌換上限暫難鬆綁

按2004年內地准許本港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的規定,每人每日只可透過清算行,經上海在岸價(CNY)兌換2萬元(人民幣.下同)上限,為免海外炒家投機份子,藉個人途徑對人民幣興風作浪,內地監管當局對2萬元上限一直規管甚嚴,不易隨便放鬆。
目前海外其他市場並無設置像本港相類似的個人兌換限制,自前年7月,本地人民幣參加行可自行將持有的人民幣頭寸相互平盤,毋須一定與清算行平倉後,離岸人民幣(CNH)市場逐漸形成,銀行與企業客戶之間透過CNH兌換已不設上限,惟CNH不應用於個人客戶。
消息說,有銀行界人士考慮,既然2萬元上限短期內難望鬆縛,當局是否可讓銀行亦容許個人客戶,利用CNH買賣人民幣?換言之,即彈性處理每人每日兌換2萬元的上限,因理論上個人只要登記開立公司,透過公司賬戶,其實每日已可經銀行以CNH無上限兌換。

彈性處理未達共識

不過,有關建議尚未獲業界共識,因CNH滙價普遍較CNY強,個人客戶採納CNH棄CNY是否有利乃見仁見智,構思亦要獲監管機構認可。
據悉,銀行公會旗下人民幣工作小組下周會議,主要討論貿易文件簡化建議,有關個人人民幣放寬意見,料下一階段才討論。
銀行界亦有提議,個人人民幣賬戶服務開放予非本地居民,讓四面八方境外人士所持的人民幣可滙聚本港,造大本地資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