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選戰就是要抹黑 - 盧峯

國際Z世代:選戰就是要抹黑 - 盧峯

香港特首選戰黑材料層出不窮,大熱門候選人吃盡苦頭,瀕臨墮馬邊緣,他的支持者不斷高呼要讓選舉重回正軌;要比經驗、政綱、政績,不要再在醜聞、緋聞上糾纏。其他有志參選的人也擺出一副對醜聞不屑的態度,認為選戰該是場君子之爭。
說這種話的人要不是虛偽就是對現代選舉一無所知。別的國家不說,以頭號民主大國美國來說,以黑材料抹黑對手,攻擊對手不但是常態,有的時候更是殺着,足以扭轉整個選舉的勝負。
2004年總統大選,在任總統小布殊跟民主黨的克里一直叮噹馬頭,誰也沒有甚麼優勢。直到選前兩個月,一些聲稱曾在越戰跟克里一起服役的退伍軍人公開質疑他的紀錄,又說他誇大戰功以取得勳章。雖然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克里作大,公眾對他的觀感卻大打折扣,小布殊民望自此後節節領先,順利在大選時以百分之二的些微多數勝出連任。
上屆大選奧巴馬早早有明顯優勢,共和黨方面為了扭轉頹勢,同樣大力打黑材料牌,包括不時在網上及親共和黨報章發放消息,質疑奧巴馬出生紙是偽造,指他其實並非在夏威夷出生,可能沒有資格競選總統。奧巴馬費了不少唇舌及心力才控制住風波,沒有影響選情。
今屆大選剛剛起步,負面選舉材料、黑材料同樣滿天飛。根據華盛頓郵報近幾天報道,今年共和黨初選由於競爭激烈,久久未有人脫穎而出,各候選人花在攻擊、抹黑對手的經費大幅增加。四年前只有百分之六的錢用在這方面,今年則超過一半經費是抹黑費,例如攻擊羅姆尼的稅務紀錄不乾淨,例如爆金里奇婚外情、緋聞纏身……等。假若戰況繼續膠着,候選人之間繼續勝負難分,以黑材料人身攻擊的情況只有更嚴重,更談不上比拼政綱、理念、政績!香港的特首候選人還是不要那樣虛偽,老實接受真正選戰包括抹黑戰的洗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