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一吻巴黎》潮流興小說家當導演

蘋影話:《一吻巴黎》潮流興小說家當導演

聽說《一吻巴黎》的原作者大衞霍諾斯,是去年法國五大暢銷作家之一,原名LaDelicatesse的小說已賣出七十萬冊,所獲文學獎不下十個。在法國,作家轉型當導演的越來越多,已故的瑪格烈特杜赫絲(MargueriteDuras)是先行者。小說家自已當導演,有兩大好處,像大衞霍諾斯,只要有十份一讀者來看他的電影,就可以賣出七萬張戲票;其次是,改編出來的電影,無論成績如何,總算是自已的心血,與人無尤。在華人社會中,九把刀是成功的例子。
我沒有看過原著,以片論片,好像飢餓中吃一塊塗了橙皮果醬的牛油多士,甜中帶苦,輕飄飄的,既不回味,亦不裹腹。柯德莉塔圖演丈夫猝逝的女強人妮莉,為了擺脫傷痛,只好寄情工作。但有一天,妮莉突然心血來潮,擁吻其貌不揚的男同事,嚴格來說,是她的下屬,而且是一個瑞典佬。法國女人跟美國人、英國人談情我們看得多,但跟這個靦靦腆腆的瑞典佬,看着有點別扭。是因為編導或原著的保守心態,抑或法國人的民族優越感嗎?我也弄不清楚。

撰文:黃國兆
http://blog.yahoo.com/freddiewongkwoks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