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擬放寬發債 助補充資本保險股「水源」滾滾來

保監擬放寬發債 助補充資本
保險股「水源」滾滾來

【本報訊】中央監管部門在新的融資管道方面,擬開放保險公司發行次級債券、可轉債、混合資本債等途徑補充資本。在市場預計保險公司去年業績表現平平下,保險股對監管部門為保險公司研放寬「吸水」新管道的消息暫沒反應。 記者:周燕芬

巴克萊發表報告,指內地保險股雖然2012年初的保費業務有較強勁升幅,但即將公佈的2011年度業績將顯示新增業務較為遜色,或會觸發這行業股價獲利回吐。

去年保費收入差

該行指內地保險股去年保費收入表現疲弱,中國人壽(2628)跌幅為9%,中國太平(966)跌幅為19%,平安保險(2318)則微升1%,中國太平洋保險(2601)則上升6%;至於去年下半年表現,亦有所惡化,國壽跌21%,中國太平跌15%,平保跌5%,太保跌2%。
保險股的業務增長主要來自毛利率改善。去年上半年由於產品結構組合有所優化,整個行業的毛利率均有所改善,料下半年度有望進一步拉闊,增幅約10%。因此,2011年度國壽新增業務增長料升3至7%,平保上升約9至13%,太保升幅約6至10%,中國太平升約23至29%。
保險公司要發展業務,需新資金。《上海證券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監管部門正制訂四個方面。首先在開拓新的融資管道方面,擬放開保險公司發行次級債券、可轉債、混合資本債等資本補充工具,增強保險公司資本補充能力。
其次在提高融資工具流動性方面,正醞釀推動保險公司次級債等融資產品進入銀行間交易市場和上交所綜合電子平台等交易市場,從而降低融資成本,擴展融資募集。

拓展財務再保險

在探索境外市場債權融資方面,有關部門將利用境外金融市場募集資金,拓寬資金來源。此外,還將積極發展財務再保險,有關部門將細化相關的準備金和償付能力認可標準等一系列監管規則,支援保險公司合理使用財務再保險工具。
目前在補充附屬資本方面,中國險企只能依靠發行次級債,可以選擇的融資管道太少。同時,只能採取私募發行,融資對象主要集中於國內銀行,不利於分散風險,也不利於拓寬資金來源。

中保監四大方面助險企

1.開拓新的融資管道
2.提高融資工具流動性
3.探索境外市場債權融資
4.積極發展財務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