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今年10月開始,飲食將出現革命性變化,因為全球首個用人工牛肉製作的「試管漢堡包」將正式面世。人工牛肉之父、荷蘭科學家波斯特(MarkPost),計劃邀請分子美食名廚布盧門薩爾(HestonBlumenthal)下廚炮製,給神秘嘉賓試食這個成本價高達25萬歐元(255.8萬港元)的「試管漢堡包」。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教授波斯特前日(周日)在美國促進科技協會年會中,宣佈這個「試管漢堡包」計劃,形容為「新農業革命」。他花了六年時間研究將幹細胞轉化成肉,過程幾經波折,先後嘗試過培植老鼠肉、豬肉、魷魚和扇貝,最終選定培植人工牛肉。
由幹細胞種出漢堡牛肉,共有四個步驟:先從牛的肌肉中抽取幹細胞,放在營養液中培植成肌肉細胞,再大量繁殖30倍,直至形成黏性組織。這時,這片肉會像天然的肌肉細胞那樣開始收縮,要用儀器拉長。最後,集齊3,000條人工牛肉一同攪碎,再加入200片實驗室培植出來的動物脂肪,用來製造漢堡扒。
味道媲美「足三両」漢堡扒
現階段波斯特成功培植出3厘米長、1.5厘闊、0.5毫米厚薄片牛肉。雖然顏色「粉紅中帶黃」,有記者去年在實驗室試吃後認為「不太好味」,但波斯特有信心在餘下八個月加以改良,培植出不論色澤、肉質和味道都足以媲美「足三両」漢堡包的牛肉。
為了讓人工牛肉能打響頭炮,波斯特計劃邀請英國米芝蓮三星大廚布盧門薩爾,在10月下廚烹調這個「試管漢堡包」,暫時未知他會否接受邀請。布盧門薩爾本身愛在烹飪中引入科學,以分子美食揚名,但用人工牛肉煮食,將會是一次全新的經驗。至於由哪個神秘嘉賓試食,將由在背後資助這項研究的富豪決定。
神秘富豪資助研究
波斯特坦承炮製首個「試管漢堡包」的費用不菲,成本就要25萬歐元,幸得一名拒絕公開姓名的超級富豪資助,研究才得以進行。波斯特指出,若有相關資助和法例支持,這人工培植肉類的方式,可望在10年內大量生產,甚至可用來製造其他肉類食品。但如要製作牛扒,問題會較大,因為培植較厚的肉條需要人工血液供應。
談到資助人的身份時,波斯特只透露,這名富豪的名字家傳戶曉,出了名「點石成金」,參與這項投資的目的是「愛護環境、關注地球上的食物,以及對可以改變世界的技術感興趣」。
人工牛肉最終會否取代天然牛肉,不用再殺生?波斯特認為,雖然可以在不殺牛的情況下抽取有限的幹細胞,但推廣人工牛肉的最有效方法,還是保持一定的宰牛份量。
他說:「我認為,最好只保留一定數量的『捐贈者』動物,負責提供幹細胞用來培植人工肉類。」每一隻牛透過供應幹細胞所提供的肉,份量較傳統屠宰方式多100萬倍。
研究員指出,他們明白很多人會認為進食由實驗室培植出來的東西很「不天然」,但強調其實現在很多等候宰殺的牲畜,都生活在極度狹窄的環境中,而且更被注射了化學劑或抗生素,絕對沒有公眾想像的「天然」。
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