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歐盟為逼使伊朗放棄核計劃,將於7月起停止入口伊朗出口的石油;為「報復」歐盟制裁,伊朗石油部宣佈,禁止向英國及法國輸出石油。中東地緣政治越趨緊張,加上國際能源論壇旗下組織發表報告,指沙地於去年12月減少生產及出口石油,令油價升勢獲支持,紐約期油及倫敦布蘭特期油升至逾9個月以來高位。
紐約期油及倫敦布蘭特期油昨分別曾升2.13%及1.31%,每桶最高見105.44美元及121.15美元。紐約期油曾於本月頭跌至每桶96美元,但其後輾轉升至現有水平,升幅接近1成。多間大行早前已表示看好油價走勢,其中摩根大通預料紐約期油將可升至135美元。
投資者預期希臘債務問題即將解決,燃油需求上升。而中國將減存款準備金率,放鬆銀根以催谷經濟,當地於2010年佔全球石油需求達11%。另外,對冲基金押注油價上升,期油淨長倉數目上周增加13.7%,均刺激油價上升。
警告行動致國際油價飆
歐盟於上月宣佈,將於今年7月1日起禁止輸入伊朗石油,並由3月起減少自伊朗進口石油三分之一以上,即每日逾30萬桶,又凍結伊朗央行資產,以逼使該國放棄核計劃。
不過,伊朗石油部先發制人,搶先於周日宣佈,停止向英國及法國油企運輸石油,轉向出售石油予新買家。伊朗稱歐盟的行動對該國的石油銷售沒有影響,但警告行動會令國際油價飆升。
然而,英法兩國其實一早已停止入口伊朗石油,伊朗此舉實在虛張升勢,但卻令投資者擔心地緣政治風險對油價的影響。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歐盟27個國家石油入口佔伊朗出口18%,即每日45.2萬桶;法國佔2%,即每日4.9萬桶;英國則佔最少,只有1%。伊朗石油部部長RostamQassemi早前已警告,伊朗政府可截斷供應,以「威脅」歐盟。
封霍爾木茲海峽機會微
由於歐美等西方國家準備制裁伊朗,該國威脅封鎖石油航道霍爾木茲海峽(StraitofHormuz),而全球約20%的石油運輸均會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德銀亞洲商品研究部主管SoozhanaChoi指,現時全球石油供應環境,是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以來最差。
雖然該行認為,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此舉也會損害伊朗本身的經濟,但由於霍爾木茲海峽對石油供應非常重要,伊朗發表的言論,引起市場對石油供應的憂慮。
市場普遍預期油價將繼續獲支持,法興石油分析員指,除伊朗外,南蘇丹、敍利亞及也門亦減少石油出口每日73萬桶,該等地區減少供應,影響慢慢在市場上「現形」。KerrTradingInternational預期,伊朗持續緊張及不確定,油價有所支持,但油價已達關鍵位置,要「更上一層樓」需要更多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