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伊朗石油出口進行制裁,令全球第三大石油輸出國每天多了50萬桶石油需要尋求新買家,數量佔了去年全年出口的23%。有業界人士指出,若伊朗未能為這批剩餘的石油尋找新買家,將會進一步推升國際油價。
被迫減產或推升油價
據業內消息指,伊朗正積極與中國及印度等大買家接觸,希望兩國能吸收這批石油。有煉油商高層指,由於伊朗不願意割價求售,所以在尋找買家上遇到嚴重的問題。而該國在下月前,沒有買家願意接收這批原本運往歐洲的石油,將被迫將每天多出的50萬桶石油,存儲在浮式儲油裝置,甚至減產,無論哪一種做法都會令油價繼續攀升。歐盟上月底通過禁止入口伊朗石油,但就延遲至7月1日才全面實施禁運,旨在令歐豬國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及希臘等,有更多時間尋求其他石油供應國入口石油。
國際能源機構(IEA)早前表示,歐洲煉油廠已陸續停止入口伊朗石油,而部份亞洲買家亦跟隨。而伊朗石油最大出口國中國,去年每天入口55萬桶石油,現在亦已將入口量減半。不過,另有分析指,中國雖不會明目張膽增加入口伊朗石油,但其實歐盟對伊實施禁運,對中國有利。正正由於伊朗急需出售石油賺取外滙,加上越來越少國家願意入口該國石油,中國的議價能力將會因此大增,因此毋須擔心伊朗無法出口剩餘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