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後花園(五之三):坪洲絮語 街坊街里

香港後花園(五之三):坪洲絮語 街坊街里

如果要寫小說,我打算寫個港版《沙灘小子》——年輕人在城市受了挫折,離開市區,逃到坪洲來,像受了傷的貓躲起來舔傷口。他天天在島上釣魚游水踩單車,做些散工,認識好多大叔大嬸,也同樣遇上逃來的城市人,重拾人情溫暖,決定重回城市拼搏時,他對大家說:我會常常回來的。

記者:何兆彬
攝影:潘志恆

香港太小,寸步難行,正因為小,成就了全球最濃縮的小城。一個區,一條街,也有萬千故事在裏邊,每天各自上演又互相扣緊,我們作為旁觀者,其實也是路人甲乙丙,無關痛癢卻缺一不可。

坪靜

甫入坪洲,那排單車陣就令我想起老香港,尤其是三輪有篷單車──那不是八十年代大家去沙田租來遊玩的嗎?島上的街坊卻踩着它來接孩子、買餸。踩呀踩,遇上了熟人就慢下來,打打牙骹。坪洲沒有人急,你隨便找個人來聊半天都可以,上年紀的會告訴你:「坪洲呀,就係老人多囉,後生仔都出外工作、居住了,這地方空氣好、治安又好,養老是很不錯的。」不不不,坪洲不只是適合老人的,出市區其實也方便。為甚麼說「沙灘小子」要逃就逃到坪洲呢?一眾離島,你不覺得南丫島、長洲太擁擠、太多遊人、太多商業活動了嗎?坪洲一沒有汽車,二沒有度假屋。「唔雜」囉!
據講,坪本是指平,因為島上海拔最高只有95米,然而來了半天,你才想到「平靜」。事實上,當「豪宅病毒」傳至全港,連粉嶺、天水圍都一一淪陷,要在新界找到這種風味也難。當全港都佈滿巨宅,哪裏都有地產商在收地,你才發現,生活可以很簡單,其實不需要會所,不需要低智能式電梯。

■大興街上一景。記得從前大坑、上環,還有很多街道是這樣的。

■要入夜了。島上不論日與夜都不喧鬧,伴着你的,只有風、船、單車踩過的聲音。

單車

我幻想自己中了六合彩,不在堆填區上班,住坪洲應該不錯,當然你要接受那種時光倒流的步伐,例如沒有汽車,也沒有煤氣——全島都叫石油氣。生哥一派大佬氣勢,但十分親和。「我上一代是漁民,現在揸WeWe車為生,悶了就約班朋友去釣魚、食飯,你窒吓我,我窒吓你!我唔賭錢㗎。」

開工

坪洲人口約6,000,他們何以為生?據知唐宋年間坪洲就有人在此居住,人口之中,以鶴佬、客家及水上人為主。以前的人多是養豬種菜的,但多年來政府一直不鼓勵養豬,坪洲早就沒人養了。曾先生是客家人,上一代也以種菜養豬為生,「我自己做裝修嘅,新正頭邊有人裝修吖,又潮濕,油漆髹了都唔乾啦,三月啦。」坪洲紕鄰愉景灣,後者為島上提供不少工作,「愉景灣養起半數坪洲人㗎!」

好餅

永興街上還有著名的南乳芝麻餅。舖頭就叫「麵飽舖」,走得急很易錯過的,但其實認住老闆夫婦笑容就好了。池生池太的笑容是坪洲最甜美的,我完全被融化了。「我哋做咗三十年喇,做乜入坪洲開舖,出面無嘢撈咪入來囉!哈哈,講真㗎。我每朝五點起身,舖頭做到夜晚七八點。芝麻餅假日賣得多啲,但都話唔埋,有時一日賣幾百,有時過千。賣完就再做,也沒說要做幾底。」

怪樹

金花廟位於村屋中間,沒有人帶路是不易找到的。從前金花廟有點破落,是八十年代關德興師傅進來拜祭過,然後着人籌錢修葺,這之後,金花廟一直打理得很乾淨企理。廟旁有一大樹,是坪洲上一大奇觀,原來樹中有樹,一顆老樹死去,卻剛好被另一榕樹盤纏生長,二者雖陰陽相隔,但死抱不放,看來是永不分離了。

天后

入坪洲,甫到碼頭,遠遠看見一座天后廟。這廟建於清道光年間,年代久遠,朋友着我遊坪洲,得去找負責人劉先生聊天。其實,劉先生就是港版《沙灘小子》人辦,「我進來只有年多,本來做建築材料的,後來工作得不愉快,有人就問我,不如進來幫忙管理這座廟。」劉生說,這天后廟是東華三院總理李鋈麟投回來的,李總理人很虔誠,常來拜神。天后廟在坪洲歷史雖然悠久,但由於島上人口不多,「如果用生意角度來看,這座廟是要蝕錢的。」管理天后廟的還有阿南,他說自己是二十多年前最後一批來港的偷渡者,「受了好多挫折,然後來到這裏。挫折好呀,令我認識到人生的真諦。」居於坪洲二十多年的他,也是另一坪洲典型。

鹹鮮

走入坪洲街市,與石記老闆石先生談了幾句,方知由愉景灣坐街渡過來,十幾分鐘就到了,船費才$5.5。石老闆是水上人,常為人客醃「鹹鮮」。從前不少漁民居於坪洲,但近年香港漁業都快被政府風乾了,像老友記海味手信店老闆溫女士,本是漁民,但店中除了蝦乾,大都不是本地製作了。

好粥

榮仔粥店老闆榮仔兩代都在坪洲,他自小習廚。談坪洲生活態度,他就是人辦,「我是鶴佬人,喜歡坪洲,就是因為喜歡生活簡單,都係想平平淡淡的過一生。」無欲則剛,人活得卑微自然開心,榮仔兩夫婦經營小店,只做夜市,傍晚五點才啟市。生活相信這一套,食物自然也不用味精,雞粥前後煮3.5小時,他下廚的食物,沒甚麼花招,只能用老實二字來形容。

■人家粥店做早市,榮仔卻傍晚五時開門,服務夜歸人。

超記

超記瓷器,賣的主要是手工繪製青花瓷,老闆林太:「我們做了30多年喇,以前坪洲好多輕工業,像我們這樣畫瓷器的,另外又有做鋼管廠、火柴廠,只是後來一間間執了,青花瓷剩番我們一家。」林太是馬來西亞人,年輕時在新加坡習這門手藝,認識了丈夫後,就移民香港,這樣一晃眼就30多年,女兒也長大了。坊間一般的瓷器,花紋都是移印後拿到窰中燒成的,因此一式一樣,林太手繪的、近尺直徑的手繪盆子才賣$45一個,要畫兩個鐘,計番一個鐘才$22.5,而白瓷則是送的,小資記者連忙掏出腰包,消費人家的汗水和故事。

■超記林太,平日早上忙家事,中午開門後就繪製起來,產量也是隨意。

■蝴蝶採梅湯碗$55

■絕版紅花湯碟,即係飲西湯那種深深的$45。

路徑

坪洲道路設計簡單,基本上不會迷路,下渡輪沿着路入村便找到各家小店,東逛逛西走走,發拓更多街坊小故事。

明日預告
九龍塘絮語.閒靜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