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輸入外勞部長遭否決

酒樓輸入外勞部長遭否決

【記者盧文烈報道】飲食業常呻難請人,密謀輸入外勞。有飲食集團近日試圖「闖關」,首次透過勞工處「補充勞工計劃」,以月薪約1.2萬元,申請八名外勞部長來港。食肆以人手不足,影響服務及盈利為由,爭取勞工處開放大門,但處方研究後否決申請。有勞顧會成員指連非技術工人僱主也密謀輸入外勞,非常離譜,擔心類似申請陸續有來。

勞工處:非技術工種

勞工處每月都向勞工顧問委員會滙報收到的補充勞工計劃申請及審批情況。據了解,最近有飲食集團向勞工處申請,從內地輸入八名部長來港工作。據該集團提供資料,集團擁有多家分店及食物工場,由於員工流失率嚴重,人手不足,影響服務水平,公司利潤下跌,集團希望輸入外勞補充人手,並協助培訓本地新血。外勞人工達12,000多元。勞工處早前就申請諮詢飲食業工會及培訓機構意見,最後一致否決,僱主輸入外勞希望落空。
勞顧會勞方委員吳慧儀接受查詢時表示,她擔任勞顧會委員踏入第六年,過往從未收過這類申請,「我聽到都好震驚。」她表示,酒樓部長這類非技術工人,不應輸入外勞,質疑僱主趁現時失業率稍低「博大霧」,以求打開缺口,日後輸入更多外勞。
吳慧儀呼籲勞工處嚴守界線,不能隨便放行。飲食業常抱怨請不到人,吳慧蝕呼籲業界檢討聘用條件,「唔止人工,仲有工作時數同休息安排等,如果提供合理待遇,我相信唔難請到人。」並促請業界加強內部培訓。
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袁福和不覺飲食業請部長有困難,估計部份僱主要求高,令應徵者卻步,重申工會強烈反對飲食業輸入外勞。
不過,敍福樓集團執行董事黃傑龍表示,業界幾乎每個工作崗位都缺人,尤以清潔及洗碗最嚴重,部份地區的洗碗工月薪升至10,000元,仍未必請到合適員工,「個個行家心裏面都想輸入外勞。」他承認這議題極具爭議性,希望各界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