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几:空間美酒只值幾千 - 黃德几

洞悉先几:空間美酒只值幾千 - 黃德几

女兒Aika轉眼已1歲3個月,能分辨身體各部份和家人稱呼。跟她說Eyes,她會眨眨眼,說Neck會指着頸,說Shoulder會抬抬膊,十分可愛。與其「側側膊」以誠信偷取「空間」,不如真金白銀付錢買。
長足6吋,前後38吋「空間」?對一般人而言應該不錯。筆者日前收到國泰航空(293)馬可孛羅會「特選經濟客艙」宣傳電郵。這個介乎經濟艙和商務艙的「新艙」,座位與前座間距離38吋,較經濟艙長6吋,座椅加寬,雖未至於攤直瞓,但椅背可調得更低,飲完紅酒酒杯可以放在雞尾酒桌,其他設備亦接近商務艙水平。

國泰加推「新艙」

筆者公幹和旅遊經常會乘坐商務客位。一般大企業高層出Trip,若行程超過3小時(有些公司要6小時),員工都可以選擇商務客位。然而,近年商務客位與經濟客位票價差距越來越大,以香港直飛紐約來回機票計,經濟位1萬多元,商務位卻高達7萬元。對於身高5呎11的筆者來說,坐超過12小時長途機,「逼」在膝頭撞椅背的經濟位絕非樂事,因此外出旅遊,多數會以飛行里數換取商務客位機票,原因是所需飛行里數,較換取經濟客位機票只高出約八成,即使買入經濟客位機票,再以飛行里數升級商務客位,所需飛行里數亦不會多於換取經濟客位,相對於購買機票「一對七」的差距「抵」得多。
雖然國泰的特選經濟客位票價,較普通經濟客位高出五至八成,有分析更認為會搶走原有商務客艙的客源,但筆者認為,商務客並不會因為國泰推出新服務,強迫員工降Grade幫襯。對食物和乘坐感有較高要求,而沒有足夠飛行里數換飛或Upgrade,亦不願意「畀貴7倍」坐商務位的乘客,卻可多一個選擇。
額外空間和美酒佳餚,其實只不過是幾千銀。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