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護士人手短缺,排山倒海的工作,即使擁有「摩打手」也未必能應付,但新紮女護士姚潔貞卻游刃有餘,因為身為香港的「長跑一姐」,她習慣了妥善分配時間兼顧工作與訓練及比賽。她形容跑步能令自己精神飽滿地應付工作,在病房處理大小事務時也特別爽手。 記者:鍾麗霞
剛贏得今年渣打馬拉松女子半馬組冠軍的姚潔貞,放下運動員身份,是公院的白衣天使。她在中大護理系畢業後,去年9月加入大埔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病房工作,一周五天照顧小病人,公餘時間則大部份都是練跑。身為港隊一員,兼多次贏得大賽獎項,她不時上電視,連小病人都對她不感陌生,「做嘢通常戴晒口罩,冇諗過咁都俾人認得」。
她印象最深刻是,一名在兒科隔離病房留醫的小朋友神神秘秘地看她制服上的名牌,然後說:「姑娘我認得你,之前喺電視見過你,你攞獎好叻啊!」她被讚得心花怒放,兩人更因為「識英雄,重英雄」,交流起運動心得,「我鼓勵佢要做多啲運動,身體強壯啲,咪唔使成日入醫院囉」。
每天可睡10小時
豐富的運動加上護理知識,有助她與病人溝通,曾經有沉迷上網打機的少年入院,她不忘告誡對方打機對健康無益、多做運動才是上策。天生充滿運動細胞的她,中三已初次體驗長跑,參加十公里賽事,讀預科時首次參加半馬比賽,現時在跑步比賽的旺季,每月也會參加一、兩項賽事,更打算今年7月到澳洲參賽。需兼顧繁忙的護士工作與跑步訓練,一般人或會認為要犧牲睡眠與社交時間,但原來她睡得比很多都市人都多,平時每日可睡上10小時,即使「追更」也會睡6小時,秘訣是懂得善用時間。她說,若返早更,下班後會小睡片刻,黃昏開始練跑;若返夜班,也會爭取在返工前或放工後慢跑30至40分鐘,每周最少訓練三、四天。
盼慢慢克服全馬
這位護士「新丁」會將在長跑領悟到的哲理應用在工作上,當了正式護士不足半年,她說很多工作都在摸索階段,但正如練習長跑一樣,不會給自己壓力。
她深明欲速不達的道理,故對繁重的護士工作適應良好,「跑步嘅時候我唔會勉強自己一定要達到某一個成績,跑得唔順咪放慢腳步,其實做嘢都一樣,唔使逼自己」。
雖是長跑一姐,姚潔貞也有「死穴」。她在半馬比賽所向無敵,但從未跑過全馬,最長也是在練習時跑過30公里,「諗起都覺得條路好長,好似未克服到」。她期望數年後工作穩定下來,可集中精力挑戰全馬比賽。即將踏入24歲,不論在工作或是長跑上,都有不少挑戰在前面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