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對於樓市調控的態度強硬,地方卻死心不息!於蕪湖救樓市新政早前「偷雞唔成蝕把米」之後,今次上海市房管局選擇在普通住房標準上「動手腳」,讓更多住宅享受稅率優惠以促進成交,意圖測試中央底線。 記者:張活儀
地方政府「游擊式」出招試探,投資者則借消息炒個不亦樂乎,內房股昨日表現標青,普遍升2%至3%,其中恒大(3333)及綠城(3900)更升逾6%。
330萬樓慳5萬稅
根據上海市房管局公佈新普通住房標準,包括層高五層以上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單套建築面積於140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價格內環每套低於330萬元(人民幣.下同)、內外環間每套低於200萬元、外環每套低於160萬元。
有關標準優惠主要體現在稅收上,根據現行上海住宅交易稅費,非普通住房契稅為3%,普通住房契稅為1.5%;90平方米以下為1%,至於在轉手環節徵收的營業稅,普通住房於五年後轉手免稅,非普通住房稅率為5.5%。
如果原業主以250萬元購入內環某個單位,再以330萬元轉手,契稅可節省4.95萬元,營業稅則可節省4.4萬元,合共可省9.35萬元,相當於樓價近3%。
不過,以新標準計,內環住宅平均每平方米樓價2.3571萬元才可列入普通住房,但上海內環住宅樓價目前平均仍達4至5萬元。
以瑞安房地產(272)旗下位於虹口區的瑞虹新城.銘園為例,其均價已達6.5萬元(全新),二手亦逾3萬元。
而位於黃埔江東岸陸家嘴,世茂房地產(813)旗下的世茂濱江花園均價亦達6萬元,二手亦達4.7萬元。
小動作料見光死
據了解,上海市今次調整稅率優惠的理由,是自08年迄今房價大幅上漲,如標準不提高對於普通購房者而言十分不利。
目前地方政府均以走「法律罅」方式推救樓市政策,因為樓市交投淡靜,連稅收亦會減少。不過,地方政府測試中央底線的行為,「見光一個,料會即死」。
有中資行分析員質疑,過去多個城市「偷雞」政策均胎死腹中,雖然預期會再有不同城市有「小動作」,但面對中央積極「掃場」,雖然政策成效不大,但亦未必能順利執行。
同時他又說:「自蕪湖(新政)之後,政策放寬的預期已一掃而空,地方政府可走(法律罅)的空間亦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