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淨水設施置大廈 發展水網絡

倡淨水設施置大廈 發展水網絡

【本報訊】香港大學建築學系聯同深圳研究團隊,提出將淨化污水設施融入大廈建築,及發展區域調水網絡,令本港以至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食水得以自給自足,並透過與相鄰城市的協調,保證淡水供應穩定。
縱向淨化系統以住宅大廈為中心,先將住戶排放的污水集中到天台蓄水池,然後藉地心吸力的原理,讓污水流經建於每層露台位置的濕地花園,其中包括植物、沙泥及碎石等,污水每流經一層都會過濾掉一些物質,最終達到初步淨化效果。港大建築學系助理教授鄧信惠指,經縱向過濾的水源可作為淡水送到工業區或農業區使用,亦可選擇進一步淨化為飲用水,成本肯定比直接送到污水處理廠低很多。

珠三角聯網資金龐大

研究團隊亦提議珠江三角洲城市合作設立淡水供應圈,將各城市的淡水運輸系統連接起來,又一改以往集中蓄水的習慣,改為將儲水設施分散於各地,如個別地方出現食水過剩或短缺,則可立即從鄰近地方調配水源。
兩方案均須城市重新規劃,及投放大量資金,但鄧信惠指,方案雖看來天馬行空,但只要各地政府願意通力合作,全新的淡水供應規劃就有可能實現。